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备技术规范剖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备技术规范剖析

乾安县聚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X30MW秸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备 技 术 规 范 书 吉林省卓融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乾安县聚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X30MW秸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备 技 术 规 范 书 批 准: 校 核: 编 制: 2014年7月 目 录 1 总则 1 2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计.运行条件 1 3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技术要求及系统控制要求 3 4 工程范围 7 5 资料交付 12 6 技术服务、联络与质量保证 12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是对乾安聚太生物发电工程1台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秸秆锅炉配套炉内脱硫所需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备、安装、性能等提出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中所叙述的系统设计,仅提出了一种方案设想的基本形式,供方应通过详细的工艺设计,按本工程石灰石粉输送系统功能的要求,提供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安全经济的、便于施工和运行的方案。 1.3 本技术规范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现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供方如未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任何异议,则认为供方提供的设备和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 在本技术规范书执行过程中如遇到与其他规范、规程相矛盾的条款,以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进行补充。 2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设计.运行条件 2.1 本期1台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小时计算石灰石粉用量: 校核燃料质:1.99t/h 2.2 石灰石粉仓出料口相对标高:3.50m(以锅炉房±0.000为基准,暂定) 2.3 输送距离:暂缺 2.4 输粉管道耐磨弯头(法兰连接)数量:90°耐磨弯头约5处(准确数据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2.5 石灰石粉堆积比重:1.2~1.4 t/m3 2.6 石灰石粉吸湿性:强 2.7 输送方式:正压气力输送 2.8 设计平均料气比:≥7kg/kg 2.9 Ca/S摩尔比:2.5(暂定) 石灰石纯度:90%(暂定) 脱硫效率: 60%(暂定) 2.10 本期工程一台炉设一座石灰石粉仓,石灰石粉约供锅炉MCR工况下2天用量,石灰石粉仓下设一套石灰石粉连续输送设备。石灰石粉来源于运输罐车,最终将石灰石粉通过压缩空气(启动备用空压机)连续输送至炉内热风管道。 2.11 系统设计出力 输送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容量以保证石灰石粉气力输送系统有足够的出力和裕量。 对于采用连续运行方式的石灰石粉输送系统的出力应不小于燃料质MCR工况下锅炉石灰石粉用量的200% 。 2.12 新建锅炉房外钢结构石灰石粉仓内径:4.5m 2.13 新建锅炉房外钢结构石灰石粉仓有效容积约:83m3 ,有效容积约:105m3 2.14 新建锅炉房外钢结构石灰石粉仓下料口个数:1个 2.15 气象条件 本区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半湿润气候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4.6℃。年降水量450mm~520mm,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度1860毫米,约为降水量的4倍,潮温系数0.3左右。终年多风,盛行西南风,造成地下水的强烈蒸发和盐碱土的形成。春季多风干旱,夏季酷热较短,7、8、9月份多雨,冬季严寒。 根据乾安县气象站1977~2006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各常规气象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 992.4 hPa 累年平均气温 6.0℃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9℃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7.5℃ 累年平均降水量 425.8 mm 累年平均最大风速 44.3 m/s 累年标准冻土深度 170 cm 累年最大积雪深度 31 cm 无霜期 146天 2.16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乾安县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17 石灰石粉成份分析:(暂缺) 序号 项目 含量 % 1 氧化钙CaO 2 氧化镁MgO 3 三氧化二铁Fe2O3 4 氧化钾K2O 5 氧化钠Na2O 6 三氧化二铝Al2O3 7 二氧化硅SiO2 8 氧化钛TiO3 9 三氧化硫SiO3 10 P2O5 11 烧失量 2.18 石灰石粉粒径:≤1.5mm(应满足锅炉厂要求) 2.19 锅炉年利用小时数:6810h 3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技术要求及系统控制要求 3.1 系统技术要求 3.1.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