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乐学宫
长乐学宫
长乐学宫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坐北向南,左右两厢对称,规模宏伟。设有照墙、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东庑、西庑等,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
基本概况
长乐学宫位于今五华县华城镇,始建于宋朝,后随县治迁徙或天灾人祸有所变迁或重建。元朝元贞年间,再建于长乐镇西门外,后毁于兵。明洪武三年重建。明成化5年(1469年)建成坐落于长乐镇(今华城)城内紫禁山下(今五华中学校园内)的长乐学宫,清同治6年(1867年)因洪水冲崩殿宇,复在原址重建。
建筑特点
棂星门分三扇大门,是三间两楼牌坊式,嵌有精刻浮雕的石砌建筑。三扇大门,正中的叫状元门,左右两边的为榜眼门、探花门。按明、清规定,三扇大门不能随便开启。只有当地出了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时才开启使用。平时,三门紧闭,即使是祭祀朝拜孔子时,也只能从“庶门”出入。清乾隆年间,长乐(五华)相继中了状元李威光,榜眼曾琼琲,长乐学宫的状元门、榜眼门才开启使用过一次。
大成殿是长乐学宫的主体建筑,这里是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面阔5间,24.4米;进深6间,20米;殿高10米。殿前设月台,殿内由24条八角梅花石柱擎撑梁架,柱础为8瓣形须弥座式,斗拱雕花,重叠出跳,重檐歇山瓦顶,殿顶有辉煌耀眼的黄色和孔雀蓝琉璃瓦,殿脊有双龙戏珠图案,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工艺精巧的完美建筑。殿之正堂有案龛,龛上设孔子神位,曰:“至圣先师孔子尊神位”。故旧时长乐学宫又称孔庙。建国前每年农历廿七为祭孔日,古县城县官必亲自带领在职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集中于学宫大成殿拜祭“至圣”先师,以示重知识、遵礼义之范举。拜祭“至圣”孔子,行旧式“三跪九叩三献”礼,有笙笛伴奏,要读祭文,主要是歌颂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伟德,激励后人好学奋进。除此之外,“至圣”孔子神位亦“请”出,安设于各学校厅堂。每逢开学时节,学子必携香烛,先行叩拜孔圣,然后才去注册缴费上课。由此亦可知读书人对孔子的崇拜与敬仰程度。
大成殿后本有宽敞的明伦堂和崇圣殿,唯此两堂殿已毁,不复存在。长乐学宫结构严谨,气宇轩昂,几历沧桑,仍不减当年秀色。历史沿革
古邑长乐(今五华县),历史悠久,这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古为百越之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县至今,已近千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不少名胜古迹,位于华城镇十字街五华中学内的“长乐学宫”就是其中之一。
“长乐学宫”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正德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水灾后重建,建筑物按古代传统风格,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规模宏大。时有棂星门、照壁、泮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是嘉应州(今梅州市)最大、最具特色、有皇宫风格的文庙学府。后仍保留有棂星门、照壁、泮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1925年3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等率领的东征军主力第一团曾驻“长乐学宫”,并在此开展五华革命运动,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
保护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把“长乐学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百年风雨侵蚀,历几番时代变迁,“长乐学宫”已残缺不全,许多建筑面目全非,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维修,以延文脉。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学宫的保护维修,并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积极筹集资金,将大成殿、东庑、西庑、戟门修缮复原。群众对此高度赞扬。学宫得到初步维修后,前来参观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1]
参考资料 1 历史沿革资料来源 /news_view.asp?newsid=8730
狮雄山建筑遗址
西汉 五华 狮雄山建筑遗址 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的南面山岗。属西汉南越国时期。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1984~1990年发掘768平方米。在山岗东面平台揭露出一处回廊形宫殿基址,东回廊依山势而筑,北高南低,全长34米,内宽2米,廊外侧为土筑墙体,墙高0.5米~1.3米不等,宽1.6米,外沿用河卵石砌散水面。墙内有柱洞遗迹,柱距2米~2.5米。南回廊残长11米,北回廊残长17米,宽度不明。三面回廊围绕着一处高台,主体建筑已被毁,各处回廊均有通向高台的踏步台阶。整体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遗址内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内壁有乳点纹。有少量瓦当,饰卷云箭镞纹,个别中心有“定”字反文。出土陶器有罐、盒、碗、盂、网坠、纺轮等,纹饰以方格戳印纹为特征。石器有斧、锛。还有铁锸、铜镞等。据遗址位置、遗物年代及有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应为南越国赵佗所筑“长乐台”行宫。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1 广东文化网--狮雄山建筑遗址
/wwtd/2008/0917/article_399.html
梅州五华狮雄山挖出“赵佗故城”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