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

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一????今年1月,“中法语言年·法国汉语年”在法国圆满闭幕。我在参加闭幕式后,转赴里昂,造访了心仪已久的里昂中法大学。????1月正是法国最冷的季节。25日,我们一行人乘坐高铁到达里昂巴迪区火车站时,里昂正刮起北风,驱车赶往里昂中法大学时,天又断断续续下起雨雪,冰冷刺骨。里昂中法大学位于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旧军营圣伊雷内城堡,车一到半山坡,就见到旧军营特有的高墙大院,石堡城门上用法语和汉字镌刻的“中法大学”仍依稀可辨,充满着历史沧桑。寒风雨雪中,两位上了年纪的法国女士早已在校门前等候了,一位是里昂中法学院(1980年重建后中方译名)院长米歇尔·埃马尔女士,另一位是当地向导。我们像久别的朋友,立即冲下车去,与她们握手寒暄,两位法国老人的热情让我们倍感温暖。????她们是专程赶来陪同我们参观校园、介绍校史的,两人一点儿也不理会如此恶劣的天气,始终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讲述着每一个动人的故事,言谈话语里对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充满感情。????里昂是法国第三大城市,以教育事业的发达驰名欧洲。它还是丝绸之路在欧洲的终点,自古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及至1900年,里昂在法国开设中文教学,并于1913年率先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可以说,在里昂创办中法大学,既是时代的因缘际合,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21年,里昂中法大学由中法双方合作建立,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入法接受高等教育。直至1946年停止招生,里昂中法大学一直是中国境外大学的典范。????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我们遍览了面积不大但感觉亲切温馨的校园。这里遍植树木,可以想见夏天繁盛葱郁的景况。学校的主要建筑是由红色砖瓦砌成的两栋男女生宿舍楼,还有一个提供假日活动的大会议厅、一间化学实验室、一座供研究和休闲的图书馆、一个俱乐部、一个餐厅,以及网球和篮球场,可见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是那样丰富多彩。校园里还有一处罗马墙壁遗址,既是校园唯一的一处景点,又是学生开展活动的地方,由此处举目远眺,里昂旧城一览无余,那时候的中国留学生经常在墙壁下拍照留念,把照片寄回家以慰亲人思念。????二????两位老人把我们带到了宿舍楼里的校史陈列室,向我们讲述了中法教育交流的历史。尽管此前就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有所了解,但真实地置身于里昂中法大学这个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胜地,切近地感受那一代中国学子“放眼看世界”、民族救亡、学成报国的求索历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中法大学的建立发生在20世纪初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既是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延续与突破,也对中国革命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轰轰烈烈的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仿佛时代的洪流,催生了中法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中法交流的先行者李石曾在此中扮演了发起人的重要角色。李石曾,河北高阳人,1902年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留学,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法乃至中欧的交流合作。1908年,他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加尔那·哥伦比村创设了一家大豆加工厂,为三十多位中国人提供工作,后又在工厂附近开设了一所学校,让这些青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是留法勤工俭学的最初尝试。????辛亥革命时,李石曾回到国内。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他与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等有识之士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以使更多的学生、青年能够以低廉的费用赴法留学。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又与法国教育界人士在巴黎发起“华法教育会”,并在巴黎创办了一所华工学校,对在法华工进行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1917年,李石曾和蔡元培在北京又相继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鼓励、指导并资助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这项运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毛泽东也和蔡和森等新民学会的同志一起,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还想方设法为奔赴法国的湖南青年筹集旅费,并得到章士钊的大力援助。这也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勤工俭学为普通青年开辟了一条留学的道路,使他们得以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开启民智、改良社会、振兴国家的理想,鼓舞着那一代热血青年。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两千名勤工俭学生赴法留学,就读三十余所学校,在六十多处工厂做工。他们中涌现了相当多栋梁之才,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林风眠、作家盛成等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革命领袖蔡和森、周恩来、陈毅、聂荣臻、邓小平等,在法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冒着被抓捕和遣返的危险,积极开展爱国救亡活动,抒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历史篇章。????随着勤工俭学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法交流也从知识技能的层面向教育制度、理念的层面扩展。为输入先进教育体系、培养高端人才,建立中法大学成为两国教育界的共同愿望。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就多方奔走,动员法国退还庚子赔款,发起成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