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传染病学规培
人人网
传染病学整理
?????? 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清除病原体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二)??隐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
(三)??显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四)??病原携带状态
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五)??潜伏性感染
潜伏期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没有感染性),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二)?? 毒力
(三)?? 数量
(四)?? 变异性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二)、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二、传染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年龄、职业、流行季节与地区、免疫接种史与既往患传染病史、与传染病病人接触史、有无向下传传染病病例等eg.血吸虫-川渝长江中下游、云南省流行;流行性乙脑-南方6~9月,北方)临床资料(病史及症状eg.)
二、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一)???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
(二)???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三)??流行病学特征
散发性发病: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时。
流行:某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四)?? 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3、症状明显期:
???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
(1)发热程度: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5~37.9度;中度发热:38~38.9度;高热:39~40.9度;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
(2)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是指病人于病程中体温上升的时期。
2)极期:是指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时期。
3)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时期。
(3)热型及其意义:
1)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度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度,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2)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度,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回归热:是指高温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见于回归热等。
5)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整理】介入放射科介入诊疗流程.docx
- 【2017年整理】介绍一下常用的抗肿瘤药.doc
- 【2017年整理】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并进一步预测其功能.doc
- 【2017年整理】从古诗看古代交通.doc
- 【2017年整理】从孩子的表现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doc
- 【2017年整理】从心肾论治更年期健忘症.doc
- 【2017年整理】从指甲情况看健康.doc
- 【2017年整理】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儿童欺骗行为及矫正.doc
- 【2017年整理】从理论到实验对范特霍夫渗透压定律公式的扬弃.doc
- 【2017年整理】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你的皮肤.doc
-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20张ppt).pptx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pptx
-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_熔化和凝固_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5节_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_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核心考点精讲精练(61页,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鲁教版)教材核心讲练六年级上册(24页,含答案).docx
-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48张ppt)1.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7张ppt)1.pptx
- 唱歌 跳绳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快乐的一天1.pptx
最近下载
- (文化产业概论.doc VIP
- 津市市教育局2012年春节团拜会朗诵词.doc VIP
- 护理请示汇报制度.pptx VIP
- 追寻(混声四部合唱)-降B调正谱 钢伴声乐正谱 PDF高清版.pdf
- 化学尖子生培养的几点体会.pptx VIP
-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2024-2030年中国二次元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docx
-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VIP
- 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投入计划表GDAQ20109.xls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