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态的主题取向独特的悖反意义
常态的主题取向??独特的悖反意义
——对“王学忠诗歌写作”的一点思考
?罗文军
?诗歌“失语”、诗歌“边缘化”等诸如此类的名词,曾是评说诗坛的时髦用语,而时髦的东西自然就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所以在当下诗坛中,尽管我们仍然整体陷于冷寂的状态,但这些用语往往失去了它进一步引发思考的吸引力,甚至它们本身也更多成为了一种说法,一种心平气和的现象命名。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又难以避免地看到一些姿态大于内容的当下思考,一些所谓的思想,一些所谓的命名,它们的出发点包含了太强的职业目的从而失去了与诗歌之间的那一份真诚和休戚相共的感触。所以,读诗歌的人在减少,读诗评的人就更少了。当然,当下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谈说的是否热烈而得到解决,也不会因为表象的冷静与否而被真正掩盖。在对诗歌的关注中,我们还得带着一点问题意识去探寻更多具有启示意义的创作,这样也许会更接近一点问题的实质。
由此,在这样的语境下,河南诗人王学忠也就具有了一种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河南诗人王学忠的创作及其在诗坛所受到的关注,无疑对当下诗歌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并且在这启示里隐含着种种容易被诗歌界忽视的悖反意义。
从较早的诗集《未穿衣裳的年华》、《善待生命》,到最近出版的诗集《太阳不会流泪》、《王学忠短诗选》(中英对照),河南诗人王学忠先后出版了六部诗集和两部短诗选集;从默默无闻的诗歌爱好者,到获得众多评论者的关注和一些较有影响的诗歌奖项,如《诗刊》、《当代文坛》、《理论与创作》上刊载的数篇评论文章,“纪念藏克家百年诞辰‘云门春’杯全国诗词大奖赛”一等奖、中国香港第三届龙文化金奖,河南诗人王学忠无疑在当下诗坛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当然,奖项和作品的数量只是评说诗人的一个微小方面。对于一个以摆地摊为生、用三轮车往返拉货的民间诗人来说,王学忠的道路无疑是艰难重重的,但从他所取得的成绩来说,这条缪斯之路却又显得较为成功。
与此同时,有的评论者把王学忠称之为“一个工人阶级诗人的崛起”[1],称之为“工人诗人与工人阶级诗人”[2],有的称之为“平民诗人”,称之为“小老百姓的代言人”[3],称之为诸如此类的说法。在我们承认这些说法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众多的命名显然带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命名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束缚和遮蔽,命名所能概括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诗歌创作这样一种精神活动来说,命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抹掉它本身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事实上,王学忠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完全限制在“工人阶级”、“平民”的范畴里,何况“工人阶级”、“代言人”这些说法,当它在历史的某些阶段开始与诗歌结合在一起并用时,就带有明显扭曲的意识形态表现。当然,任何命名都带有危险性,但我们也得意识到命名的局限。
我们姑且不去思考这些评说能否完全概括“王学忠”,但它们至少表现出了王学忠诗歌创作的一些明显特征,也显示了诗歌界对他的认同和称赞。显然,王学忠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是在底层劳动者世界,是在底层劳动者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爱憎感观。底层是一个包含着太多因素的词语,甚至带有强烈的弱势、歧视性色彩。在这里,我们只把底层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来看待,而不去思考它的其他色彩。王学忠的诗歌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他这样的主题取向。
由于这样一种诗歌创作取向以及主题内容的突显,王学忠的诗歌世界似乎获得了一种独特性,或者可以说,他的创作至少在表层、在当下特定的诗歌境遇里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表现。
一、底层生活着的独特表象
王学忠的妻子说:“学忠是位诗人,是位生活在社会底层利用忙碌间的喘息而写作的诗人,是位从来没有拿过国家一分钱竟也无怨无悔的诗人。他的诗,是写给那些弱势群体中的人们的,是生活的真实记录。”[4]的确,王学忠诗歌的内容是与平民、工人、街头商贩等群体联系在一起的,他被认为是“为弱势群体而歌”。显然,王学忠并没有带着闪闪发光的桂冠,也不是顾影自怜的低吟者。他的笔触是从周遭的油盐柴米、风霜雪雨、屈辱辛酸等具体生活开始的,而不是叙述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也不是故作深沉、上下几千年的哲理把玩。这与当下以及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读者心目中所认为的那种诗人超凡脱俗的写作相去甚远。如《三轮车夫》一诗就可以见出王学忠诗歌的主题表现,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蹬得动要蹬/蹬不动咬牙也要蹬/就像做了一回上弦的箭/只有折了/句号才算画得完整。/……/家人的企盼揣在心口/女儿流泪的学费/妻子叹息的药瓶/每天不蹬十块八块的/躺在床上/三轮车在梦中也不安地转动”。诗歌的主题明显属于生活常态,底层劳动者艰难的生活和辛酸无奈的心理感受也被真实地表现而出,“市容大检查的日子/三轮车被锁在墙角犹如进了囚笼/平时车上坐的是别人/这回是自己垂首若溃兵/一壶浓茶伴几张褪色的老照片/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是揪心的痛”。
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心理、爱憎,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