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长市202届
天长市2012届历史学科备考会 2011年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中外历史所占分值表 一、重视考纲 明确目标 2012年选修二考试内容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P328例5)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二)、重视题型示例 2011年《考试说明》在题型示例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大部分样题更换,更换的试题明显更灵活,创新意识增强,能力要求体现更到位,预示今年我省高考历史试题或将更加灵活。 示例1:漫画题(P323例6) 安徽从2009年的“越南战争漫画题”,到2010年的“辛亥革命漫画题”,再到2011年的“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题”, 选材广泛,注重漫画本身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更加突出漫画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深刻哲理,考查由表及里、由简而繁,像一部电视连续剧,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令人回味…… 例: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0周年。从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 示例2:史学研究题(P321例3) (P343例7问答题)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示例3:体现“徽风皖韵”特色(P319例1) 2012年要特别注意经济、人物和文化三个维度:如老庄、朱熹、徽商与胡雪岩、佛教与九华山、道教与齐云山、徽剧与京剧、李鸿章与洋务运动、陈独秀和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王稼祥与遵义会议、戴安澜与二战、刘邓挺进大别山、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安徽与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等内容。 例题:皖江澎湃八百里,淮河生息五千年。安徽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红色旅游景点与安徽有关的是 示例4:“新史观”题(P341例6) 应关注三大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 全球史观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注重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例题1: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 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化,强调的是从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中的一部分。 工业化 经济近代化 市场化 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民主化 (现代化) 法制化 思想近代化 科学化 大众化 社会生活近代化 城市化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示例5:热点和周年大事题(例7、17) 2011年 (1)16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2)140周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巴黎公社成立。 (3)110周年:《辛丑条约》签订。 (4)100周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5)90周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共成立。 2012年 (1)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3)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4)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5)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6)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建交 (7)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 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 (8)1982年中英两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会谈 (9)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13)1992年欧共体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4)2002年“三个代表”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例1: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长效热点:“民生与社会保障” 1。古代涉及民生的思想主张: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强调爱惜民力。 孟子:提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