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触网技术比武理论试2.
单位 姓名
------------密-----------封----------线----------------
接触网技术比武理论试题(二)
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复 核 得分 阅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填写工作票必须掌握的要点:( 工作是必要和可能的 ),( 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 人员足够合格 )。
2、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部分的绝缘电阻( 100MΩ/20mm )或( 10000 MΩ/有效部分 )。
3、接触网检测车的振动中,对测量之字值或拉出值影响较大的是( 侧摆振动)与( 侧滚振动 )。
4、电分段关节中纵向分段绝缘子外侧的电联结器属( 横向 )电联结。
5、间接带电作业人员与27.5kv带电设备之间距离为( 不得小于600mm ) 。
6、接触网支柱侧面悬挂的供电线在上方或下方的回流线任何情况下( 不应小于2000mm )
7、保护线与建筑物在最大风速时的最小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1000mm )。
8、馈线距地面的高度居民区( ≮7000mm ),非居民区( ≮6000mm ),距其下的建筑物最大弛度时( ≮4000mm )。
9、当接触线跨距很小时,其张力变化取决于( 温度变化 )而与( 负载 )无关。
10、线岔交点在道岔导曲线两内轨630mm处,左右偏差60mm,交点对两股道上的机车受电弓的之字值分别为a1=( 342.5mm ),a2=( 462.5mm )。
11、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在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500mm);机械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之间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100mm)。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5小时为大事故 。(×)
2、链形悬挂是接触线通过吊弦或辅助索悬挂在承力索上的悬挂方式。(√)
3、填入基础片石的数量,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1/4 (√ )
4、几个作业组同时作业时,必须分别向供电调度申请停电,统一设置安全措施。(×)
5、分相绝缘器的中性段总长度应不小于30m。(√)
6、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7、位于基本站台上的软横跨柱侧面限界一般为6m。( × )
8、锚板位置应在转换柱与锚柱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
9、AT供电方式可提高一倍供电电压且降低一半供电电流,使牵引变电所间隔可扩大到90Km左右。(√)
10、非载流承力索区段,每隔200-250m在跨中设一处横向电连接。(×)
11、接触网定位环属于定位连接零件。(×)
12、接触线中心锚结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接器。(√)
13、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支柱侧面限界、断合电标的位置测量周期为1年。( √ )
14.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 )
15.隧道内任一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要保证400mm以上。( × )
16.双耳连接器适用于与杵头悬式绝缘子连接。( × )
17、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用安培定律。( × )
18、《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由于路外供电临时停电,引发供电设备故障耽误列车,不列事故。(√)
19、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不应超过475mm。( × )
20、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阻抗最小。(√)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选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接入网专业题库..doc
- 接入网专业题库(设备)..doc
- 接入广域网技术NAT内外部网络地址转换..docx
- 接入网与综合布线工程预算定额6..doc
- 接入网培训教材..doc
- 探针显微镜实验报告..doc
- 接入技术完整版答案..doc
- 接入网技术-漯河教育..docx
- 接入网实验报告..doc
- 接入网技术v5接口补充讲义..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