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没有文凭的梵学大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克木-没有文凭的梵学大家

金克木:没有文凭的梵学大家 金克木(1912年8月~2000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著名的诗文学者。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1912年… 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经验新中国走过了60个春秋。如果总计60年的发展成就,那就会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基础很薄弱,而60年的发展又很迅速。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的1952年,5亿多人口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08年超过…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很惭愧上任不到九个月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增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九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奥巴马当日在白宫发表“获奖感言”表示,他将视此奖为“行动的呼吁”。奥巴马说,他对获奖感到惊讶。他同时表达了自己…   金克木(1912年8月~2000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著名的诗文学者。      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1930年到北平求学。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利用一切机会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并开始了翻译和写作。         玄奘似的求道精神      上世纪40年代初期金克木先生远赴印度,虽然并非重走法显、玄奘之路,却体现出了相似的求道精神。   1941年先生经缅甸到印度,在加尔各答游学,兼任《印度日报》及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度语和梵语。   金克木逗留印度期间,曾来到佛教圣地鹿野苑,他“住香客房,与僧徒伍,食寺庙斋,披阅碛砂全藏”;同时,他又随名师乔赏弥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开始了对梵学的研究。他的学生郭良在回忆中谈到:“金克木先生40年代游学印度五年,按印度传统的口耳传授方式,拜名师乔赏弥学习梵文、巴利文。金先生一辈子都对他的老师缅怀于心,总是以崇敬的口吻谈及他的老师。他曾对我说:他写的那篇《梵语语法〈波你尼经〉概述》,是在还老师的情,欠他的太多,没法还清……”   金克木晚年对自己旧时行迹的记述,则把读者带回到上世纪40年代的印度,如他的散文集《天竺旧事》有这样的记述:“鹿野苑中国庙的住持老和尚德玉,原先是北京法源寺的。”“有一天他对我说,他要去朝拜佛教圣地兼化缘,约我一起去。我提议向西北方去,因为东南面的菩提迦耶、王舍城和那烂陀寺遗址我已经去过了。他表示同意,我们便出发到舍卫国、蓝毗尼、拘尸那揭罗去”,“这几处地方连地名都改变了,可以说是像王舍城一样连遗迹都没有了,不像迦耶还有棵菩提树和庙,也不像那烂陀寺由考古发掘而出现一些遗址和遗物。蓝毗尼应有阿育王石柱,现在想不起我曾经找到过,仿佛是已经被搬到什么博物馆去了”。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当年佛教在其发源地的状况。   1948年后,金先生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随后娶历史学家吴于廑之妹为妻。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在北京大学,金克木同季羡林一道培养出了我国第一批梵文、巴利文学者。      名副其实的梵学大家      金克木先生是举世罕见的奇才。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他曾仅靠一部词典,一本凯撒的《高卢战纪》,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这种语言天赋在中国学界除陈寅恪外罕有其匹!难怪有人说他是“钱钟书先生去世后,中国最有学问的人”。金克木学贯东西,知兼古今,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自己在生前也自称是“杂家”。他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金克木一生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著作。他陆续出版了《印度文化论集》、《梵语文学史》、《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等,翻译了《印度古诗选》、《摩诃婆罗多插话选》等,还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1996年出版的《梵佛探》,有《梵语语法〈波你尼经〉概述》、《梵语语法理论的根本问题》、《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印度哲学思想史设想》、《略论印度美学思想》等24篇文章,社会影响非常之大。      研究天文的人文学者      世人皆知金克木是人文学者,然自然科学的素养亦不低。他对天文学有特别的兴趣,不仅翻译过天文学的著作,还发表过天文学的专业文章。30年代,戴望舒非常欣赏金克木的作品,硬是将当时痴迷天文学的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