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史..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史.

第一章 传说时期(远古)农业管理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的发生是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根本标志。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以往论述我国农业的起源,一些学者多以黄河流域的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磁山文化遗址和长江流域的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为代表(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9-11页;《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原是农业”条)。事实上,裴李岗、磁山、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从其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发展程度来看,已是比较发达的粟作或稻作农业,远非草创时期的农业形态。尤其在磁山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贮存粮食的窖穴,内中残存的粮食以10余万斤计(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稻谷总量更是高达120吨以上(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可见这时的生产规模已相当可观。农业生产工具磨制精致且成套出土,也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先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都是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文化遗存。在此之前,我国必定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农业发展历程。因此,探讨原始农业的起源问题,必须以它们作为新的出发点,寻找更早时期的农业文化遗存。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同整个新石器时代相始终的。本文即根据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材料及研究成果,将我国的原始农业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它们分别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大致对应。这三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和社会形态等,都有着不同的内容。 一、原始农业的萌芽时期 大约在距今1.5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全新世时期,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玉木冰期)结束了(关于全新世的起始时间,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致。有以为距今1.1万年者(《地理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有以为距今1.2万年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地质年代”条,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本文之距今1.5万年是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全新世”条)。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下,原始人的生产活动也随之改变,开始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谷物种植经济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由旧石器时代向旧石器时代的过渡(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其时间是很短暂的。有些学者认为这中间存在着以灵井和沙苑等遗址为代表的长达数千年的中石器时代。但据大量的14C年代数据表示,我国旧石器时代结束的年代,大约距今1N.6-1.4万年(如皆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沁水下川遗址、贵州兴义猫猫洞遗址的下限分别为距今1.6万、1.5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下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年代为距今2-1.4万年),而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年代,一般都已达距今1.4-1.2万年(如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上层等)。这说明从旧石器时代结束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其间隔是很短的;有的地区,二者几乎是衔接的。因此。我们赞同张之恒先生的意见,即在我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石器时代”。在所公布的中石器时代材料中,有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如河南许昌灵井遗址、黑龙江海拉尔遗址),有的则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如陕西大荔沙苑遗址、青海贵南拉乙亥遗址等)。不过,张先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又划分出前陶新石器时代,年代为距今11000年-9500年,但目前考古发现有早期陶器的遗存如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溧水神仙洞、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北京怀柔转年等遗址,其14C测年均在10000年以上。因此,关于“前陶新石器时代”的说法,恐怕也难以成立,当需进一步研究)。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变革,即原是农业的最初发生。 原始农业的萌芽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中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为距今14000年-9000年左右。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主要有长江流域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上层、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华北地区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北京怀柔转年遗址以及华南地区的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桂林甑皮岩遗址下层、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等(任式楠:《公元前五千年前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几项主要成就》,《考古》1995年第1期)。 据农史学家研究,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是刀耕农业,或称火耕农业,即俗称的“刀耕火种”。刀耕农业是在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继承了采集谷物和用火围猎的生产经验,其最大特点是“焚而不耕”,即不翻土耕种。其生产过程是用石斧等将野地里树木砍倒、晒干、烧光,以草木灰作肥料,用竹木棒挖穴点播或撒

文档评论(0)

bh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