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天道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天道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天道思想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孔子的天道思想”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孔子的天道思想 (第一册) 二○○二年四月至八月于天津 没有耶稣就没有西方文明,而没有孔子也没有东方文明。孔子和耶稣是研究不完的课题,尤其是孔子关于“天道”方面的论述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一九五七年,我在经学大师石松亭教授启发、指导下,以儒家《十三经》和《老子》、《庄子》等书,参照基督教《新旧约全书》开始写这篇文章,历经四十五年,加上亲身经历,今始整理出下列思绪。 耶稣思想里的神是具体的,而孔子思想里的神是抽象的,孔子称之为“天”、“上帝”或“神”。确切的说,孔子通过对“天理”的研究而认识天理,又因为对天的相信而坚信天理。后世儒者又把“天理”和“良心”连接在一起,构成“天理良心”说。 “天理良心”四字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穷乡僻壤、目不识丁的人也知天理良心。人经受各种挫折、打击,事过之后皆能忘记,惟有在有意或无意间做了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则永远是抹不掉的伤痛。邓小平老人家也说过:“林彪不死,是无天理”,说明“天理”是客观存在。 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是“格物”(大学一章)。在《易经·系辞》里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也就是说,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调查研究,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由你自己找寻有没有“天”和”天理”的存在。也就是说,你要认识头顶上有个天你才能以诚信办事,才能谈到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 按照孔子的思路,举例来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都容易理解,这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造成的,是简单的物理学原理。然而地轴和地球运行轨道之间不是以九十度相交,而是有一个二十三度半的倾斜度。我们不知道这个倾斜度是怎样形成的,别管地球转到什么地方,而这个倾斜度不变。假如没有这个倾斜度,太阳将会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也就没有春夏秋冬。热的地方将把动植物热死,而冷的地方也会把动植物冻死,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存在。要根据孔子的思路,这当然是“天的安排”。外国也有个大大有名的科学家就是达尔文,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动植物,创造了“进化论”。他否定了“圣经”上说的“上帝造人”的说法,认为物种是由进化而来。然而他的最后结论却是“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他不否定上帝,却在寻找上帝创造世界的规律,因而得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论。 用达尔文的原话说:“不是最聪明的能活下来,也不是最强的能活下来,而是能适应的能活下来”。所谓“能适应”就是适应“天意”,也就是适应客观环境。客观环境是“天意”的体现,不能违背。 孔子更以亲身经历说明他对天的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得来的。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在五十岁时才“知天命”,所以现在我们把五十岁称为“知命之年”。 正因为孔子能知天命,所以他虽受到各种不应有的打击和迫害,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态度不变。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