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三建三促”参考
立足资源兴产业 多措并举促增收
——广元市朝天区“三建三促”推进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
广元市朝天区地处秦巴山脉南麓,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山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三建三促”工作法,走出一条具有盆周山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2013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5%;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40元,同比增长16%。成功创建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和林业产业强县。
一、建立一套规划,促进特色农业科学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可持续、上档次、见实效的前提条件。区委、区政府在反复实地调研、广纳民意、综合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以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详细规划方案,即:在核桃产业方面,按照“一区一带一基地”产业布局,打造以中子镇高车村为中心的2万亩核心区、以广陕高速为轴线的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建成40万亩核桃基地;在蔬菜产业方面,按照“一山一园多点”布局,打造以曾家山为重点,以平溪现代农业(蔬菜)园区为核心,带动李家、两河口、临溪等多个乡镇梯次发展;在畜牧产业方面,按照“一心一片一基地” 土鸡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平溪乡为核心区,以曾家山片区为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区;在食用菌产业方面,按照“一心一带一基地”布局,以羊木镇瓦子河流域为核心,打造西起西北、羊木、花石、东溪河,中连陈家、柏杨,北至大滩、文安、青林、马家坝、转斗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15个乡镇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设年生产1亿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在蚕桑产业方面,按照“一园三片一基地”布局,以文安现代农业(蚕桑)园区为核心,重点发展羊木、沙河、朝天三个产业片,努力创建川北地区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全国优质蚕茧基地。力争到2016年,全区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累计达到70万亩,产值分别实现20亿元、8.5亿元、10亿元、5元、3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80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面达70%,全区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0%。
二、建造四条路径,促进特色农业效益提升
(一)建园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聚合作用,打破土地的乡(镇)、村、组界限,将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项目统一规划、捆绑实施,促进食用菌、蔬菜、核桃、土鸡、蚕桑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由零散发展向整园推进升级,有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核心区面积达6.5万亩,带动连片发展食用菌、蔬菜、核桃、蚕桑50万亩,1个土鸡养殖园区年可出栏土鸡2000万羽。预计2013年,5个现代农业园区可实现产值5.3亿元,覆盖区内农民人均可实现现金收入6713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9.33%。
(二)育龙头。通过股份、合资等办法,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积极发展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农民)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龙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合同订购、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原材料就地采购、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龙头”和农民双赢。截至目前,全区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引进培育以从事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棒仁食品、金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开发椒盐核桃、琥珀桃仁、酱腌菜等特色产品□种,其中棒仁食品有限公司已成功创建为“广元七绝领军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5个,其中省级示范专合组织7个,带动全区54.9%的农户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
(三)树品牌。坚持技术创新、质量监管和品牌创建三措并举,做强做靓五大特色产业品牌。一是积极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分产业成立科研所,建立“土、洋”结合、区乡(镇)村三级全域分布的农业专家队伍,强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自主培育出硕星、夏早、沙河核桃和曾家山土鸡等一批优良品种,发明核桃休眠芽嫁接、大树改良等多项在全国领先的种养技术。二是制定完善五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或绿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区、乡、企业三级质量检测网络和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及安全追溯体系,全区11个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其中7个农特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