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细化工1
洗衣粉的研究进展
【摘要】 当今世界各种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日益严峻,这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而这些环境问题中,我们又不乏听到“水体富营养化”等词汇,它们的发生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从这我们想到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洗衣粉,因此我们特意对洗衣粉的利与弊作了研究。
【关键词】 洗涤剂,利与弊,去污 ,活性剂
【】德国汉高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 洗衣粉去污除垢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这是由于污垢和洗衣粉的组分本身复杂,而织物纤维的性质与结构又很不致,同时,对织物、污垢、洗涤剂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的还不够,因此去污的理论至今还不完善。一般说来,洗涤剂的去污作用实质上是润湿、乳化、分散、增溶、浮选等基本活动性质的综合表现,是胶束多种作用同时产生的结果,洗衣粉中活性物分子具有疏水基和亲水基两个基团,因而在吸附界面上能使界面张力降低,以及形成胶束等特征成为最基本的因素。关于去污的原理,可简单地用下面的式子来 织物·污垢+洗涤剂一织物+污垢·洗涤剂。污垢之所以能牢固地附着在织物纤维之间,主要靠它们之间相互的结合力,而洗涤剂的去污,首先是破坏污垢与织物之间的粘附键,降低或削弱它们之间的引力。洗衣粉活性物分子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容易地用其疏水基一端吸附在污垢表面并钻人到污垢粒的内部,同时又能吸附在织物纤维分子上,并将它们之间的空气顶替出来。这样,织物纤维和污垢颗粒都被洗涤液所润湿、渗透而膨胀,称为润湿或引力松脱阶段。活性物分子继续吸附在织物及污粒上,形成单分子层,亲水基朝向水中,疏水基伸向内部,再借助机械搅拌或搓洗受热,织物上的污垢就卷离到水中,产生乳化、分散、浮选等现象。还有一部分污垢包括油脂、钙皂、色料就增溶到活性物胶束中,这一步称为卷离、乳化、增溶阶段。最后是稳定阶段,由于包有污垢质点的活性物胶束,带有较多的同性电荷,并吸附一层水膜,织物表面同样吸附有一层活性物分子,污垢粒子胶溶在水中就比较稳定,就不会再沉积到织物上来,在这里,洗衣粉中的其他成分如磷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等,也起重要作用,前者可以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钙盐、镁盐等生成可溶性络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后者可以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不少无机盐可促进胶束的形成,有增强洗衣粉去污效果的能力。由此可知,去污是由润湿、泡沫、分散、乳化、携污、增溶、吸附等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现象,它是溶液表面活性剂和胶体化学性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人对进行调查后的感想
无磷化烷基苯磺酸钠
~ 6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