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_jy1901..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kj_jy1901.

第十九章 所得税    一、本章概述   (一)内容提要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会计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税收遵循的是税收法规,其目的是课税以调节经济。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   本章对所得税会计的概念、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界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界定以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原理作了较为详尽地案例解析。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要点:   1.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判定;   2.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判定;   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判定;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判定;   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6.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7.应税所得额的确认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8.各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题量 分值 考点 2007 计算题 1 7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核算 2008 无专门题目设计 2009 单项选择题 2 3 暂时性差异的认定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二、知识点精讲      19.1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该方法认为,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收入、支出上的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的利润认定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其中待摊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经典例题-1【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08初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原价为4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两年期直线法提取折旧,税务口径认可四年期直线法折旧。假定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则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如下:   [答疑编号231190101]   『正确答案』   (1)设备折旧在会计、税务上的差异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会计口径 20 20 0 0 税务口径 10 10 10 10 暂时性差异 10 10 -10 -10   (2)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如下: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税前会计利润 100 100 100 100 暂时性差异 10 10 -10 -10 应税所得 110 110 90 90 应交所得税① 27.5 27.5 22.5 22.5 递延所得税资产②(待摊费用的本质) 借记2.5 借记2.5 贷记2.5 贷记2.5 所得税费用③=会计口径利润×所得税率 25 25 25 25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③   递延所得税资产②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① 借:所得税费用③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②     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①   经典例题-2【基础知识题】资料同例1,如果将会计折旧口径与税务折旧口径互换,则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会计处理又会如何呢?   [答疑编号231190102]   『正确答案』   (1)设备折旧在会计、税务上的差异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税务口径 20 20 0 0 会计口径 10 10 10 10 暂时性差异 10 10 -10 -10   (2)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处理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税前会计利润 100 100 100 100 暂时性差异 -10 -10 10 10 应税所得 90 90 110 110 应交所得税① 22.5 22.5 27.5 27.5 递延所得税负债②    (预提费用的本质) 贷记2.5 贷记2.5 借记2.5 借记2.5 所得税费用③    =会计口径利润×所得税率 25 25 25 25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③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②     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① 借:所得税费用③   递延所得税负债②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①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