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探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力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探讨.

劳动力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探讨 摘要 本文就劳动力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进行讨论。建立了相应工资上涨幅度模型,并对我国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献言献策。 针对问题一,首先查找各个可能影响劳动力工资因素的有关数据,并对每一种因素与劳动力工资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对相关系数的检验判断出影响劳动力工资的主要因素为GDP、劳动生产率、物价指数、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收入和汇率。 针对问题二,通过工资增长率与以上主要因素的增长率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 并根据相关文献查找出的工资增长标准的两低原则对十一五期间工资增长幅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针对问题三,利用神经网络对GDP、劳动生产率和物价指数进行预测,并把得到的结果代入问题二的模型中对工资增长率进行预测。得出十二五期间的工资增长率依次为:10.45572143329574%、9.33691280266322%、8.31883620960177%、4.49481033222516%、9.00369116597268% 最后根据以上的模型即计算结果,以及相关的经济学资料,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献言献策。 问题重述 我国近期的用工荒,招工难等社会问题以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等政策都表明: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经刻不容缓。 但是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工资过慢或过慢都会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工资标准的调整,必须适时适度。 根据经济学常识,劳动者工资的调整可能与国家经济水平、财政收入、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有关,还可能与消费、政府购买等经济因素紧密相连,甚至可能与劳动力就业、物价、汇率、利率、通胀率、城市化、市场化程度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请参考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的研究成果,利用近年来我国相关的统计数据(参见下面网站,也可以对比其他国家的统计数据),就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调整研究以下问题: 1. 搜集有关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寻找与劳动者工资收入相关的主要因素,从整个国家宏观的角度,探寻劳动者工资收入与上述主要因素间的关系。 2. 建立劳动者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的数学模型。探究“十一五”期间工资上涨幅度的合理性。 3. 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根据国家的有关决策和规划,对“十二五”期间工资调整幅度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4.请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预测结果,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献言献策(不超过1000字)。 模型假设与相关数据 2.1模型假设 认为本文查找到的数据均真实可信,符合实际情况。 劳动力工资水平只与题目中提到的因素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经查找数据,由于城市化程度变化缓慢,利率经常出现连续多年不变的现象,因此假设此两项因素不是影响劳动力工资的主要因素。 假设国家政策与规划不会有太大变化。 假设不会有大型金融危机 2.2相关数据 年份 城镇人均工资(元) 财政收入(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2000 9333 13395.23 99214.55 7857.68 2001 10834 16386.04 109655.17 8621.71 2002 12373 18903.64 120332.69 9398.05 2003 13969 21715.25 135822.76 10541.97 2004 15920 26396.47 159878.34 12335.58 2005 18200 31649.29 184937.37 14185.36 2006 20856 38760.2 216314.43 16499.70 2007 24721 51321.78 265810.31 20169.46 2008 28898 61330.35 314045.43 23707.71 2009 32244 68518.3 340902.81 25607.53 2010 36539 83101.51 401512.80 30015.05 2011 41799 103874.43 473104.05 35197.79 2012 46769 117253.52 519470.10 38459.47 2013 51474 129142.9 568845.21 41907.59 年份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 人民币汇率(每一百元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2000 3.10   827.84 100.4 2001 3.60   827.70 100.7 2002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