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5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试验报告(修改).
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载人试验报告
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依据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附件《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引进澳大利亚MineARC公司矿用救生舱技术,设计研发而成。
为考察KJYF-10/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各项技术指标,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联合进行了救生舱井下载人试验。于2011年5月5日9时至2011年5月5日17时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辅运2号联巷进行了载人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一、试验准备
1.成立试验指挥部组长李旭锋,副组长张晋刚、闫明辉。下设技术组、联络组、安装调试组、后勤保障组(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2.试验地点: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辅运2号联巷。
3.5月3日—4日进行井下救生舱的设备调试:对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标校、救生舱的气密性检查、按照设计要求配备CO2吸收剂、CO吸收剂、环境监测仪器、通讯设施、食品、水、自救器、急救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器、工具箱等。
6.5月1日对参加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检查每位试验人员的健康指标。
7.试验人员共10人:其中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1人、调度室1人、综采队2人、瓦斯抽采队1人、辅主运输队1人、综掘队4人。
8.参加救生舱载人试验人员名单及健康状况见表1。
表1 救生舱载人试验人员名单及健康状况
序号 姓 名 单 位 年龄 进舱前 出舱后 体重
(Kg) 血压 心率
(次/分) 体重
(Kg) 血压 心率
(次/分) 1 刘 森 沈阳研究院 28 71 120/60 86 68 115/70 65 2 闫明辉 调度室 24 60 115/80 104 58 115/80 80 3 邵秋喜 综采队 29 65 100/60 61 61 126/80 58 4 陈 峰 综采队 31 71 100/60 60 67 100/70 65 5 康向荣 瓦斯抽采队 27 60 110/70 64 58 100/70 68 6 王 兵 辅助运输队 27 71 135/80 72 67 120/80 80 7 潘向东 综掘队 23 55 115/65 84 54 110/70 84 8 曾子林 综掘队 30 78 136/75 96 75 120/80 72 9 胡应贵 综掘队 40 65 110/70 96 62 110/75 72 10 唐明国 综掘队 45 74 90/60 72 70 90/60 70
二、试验情况
2011年4月26日9:00试验人员进入救生舱,进舱后关闭舱门,救生舱载人试验正式开始。
试验记录由救生舱内试验人员与舱外人员共同记录,内容包括:时间、O2浓度、CO2浓度、CO浓度、CH4浓度、温度、湿度、试验人员状况、汇报人等。舱内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各种参数,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人员记录汇报的参数及试验人员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刻向试验指挥部报告,以便采取果断措施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
试验开始后,救生舱外有专人、专车随时守候,井下舱外值班人员3人(矿上调度室、救护队、沈阳研究院各1人)。公司当班跟班领导、安监员等在试验期间必须进行巡回检查。地面试验指挥部3人(矿上、救护队、沈阳研究院各1人)。
在试验进行了8小时后,舱内所有参数正常稳定,考虑到人员体力情况,调度室决定停止试验,根据救生舱剩余气体、药品量进行判断能否满足96小时防护时间要求(见附件3)。
5月5日17时,打开救生舱舱门,试验结束。
试验人员出舱后升井进行身体检查,测量每位试验人员的血压、体重等,试验人员身体检查情况见表1。井下同时检查各系统情况,各系统检查记录见表2。
表2 试验结束后系统情况
氧气钢瓶压力(MPa) CO(ppm) CO2(%) 甲烷(%) 温度(℃) 湿度(%) 氧气(%) 10 10 0.55 0.1 22 54 20.3
试验期内舱内系统参数及试验人员状况记录见附件2。
从附件2可以看出,O2浓度在19.3~21.8%,CO2 浓度0.53~0.81%,CO浓度0~8ppm,CH4浓度0.04~0.1%,温度18~24.5℃,湿度43~65%。
三、剩余气体及消耗材料计算分析
试验结束后剩余氧气的压力为12.5MPa(配备氧气钢瓶5瓶,体积60L,压力13MPa),CO2吸收剂消耗1箱,剩余11箱;CO吸收剂消耗1/7箱,剩余1箱未开封。
由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剩余氧气占整个氧气的比值为:n=12.5/13≈0.962。
剩余氧气能使用的时间为:t1=0.962×8/(1-0.962)/1.1≈1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内设计构成》课件——色彩心理.pptx VIP
- GB_T 43021-2023 电子组装件焊接的返工、改装和返修工艺要求.pdf
- 字体设计1-第一章 从认识字体开始(一).ppt VIP
-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docx
- 园林设计课件.ppt
-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doc VIP
- 实验六LINUX环境下UDP通信程序设计.docx VIP
- 吉利-博越-产品使用说明书-2016款 博越1.8TD 6AT两驱型-MR6453C04-吉利NL-3车型用户手册V0.8_20160530(部分功能描述文字修改).pdf
- 海洋与人类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颅内压监测技术及考核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