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01分析
* C、汉人南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八王之乱”与汉人第一次南迁 永嘉(307-313年)南渡是王室内乱、外族内迁、 自然旱蝗灾的结果,西线汉水,东线邗沟,中线 淮河,南迁90万,东晋立,侨置州县 广州晋墓: “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安史之乱”与汉人第二次南迁 “靖康之难”与汉人第三次南迁 宋末元初汉人第四次南迁 结果:自此江南人口比例高于江北,江南成为 经济文化中心 * D、广东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形成 宋元时期广东汉民族三大民系基本形成 广府人 历史渊源上溯秦汉,形成于唐宋,主要在珠三 角、西江、北江、粤西、桂东、 客家人 南渡中原人,宋元期到赣南、 闽西、粤东山区, 潮汕人 南渡中原人与闽越土著后裔 融合,宋后循海路到潮汕平原 沿海 * E、宋元明清的人口迁移 宋元: 中亚、阿拉伯、波斯、欧洲 移民中国融合成回 族 明朝初年 数百万人从长江以南迁江淮 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游 迁四川盆地;从山西迁华北平 原。 清朝初年 湖广填四川, 海禁复界移民开垦 * ⑶中国人口总量与分布 汉:6000万 北宋:1亿(不含辽、西夏) 清中:4亿 均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 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以黑河腾冲为东西分界线(人口集中在东部) 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为南北分界线 公元初: 北7——南3 宋初 : 北4——南6 元末: 北2——南8 明清: 北4——南6 * 3、地形和地貌 特点: 多山——山地、高原、丘陵 占国土65%;全球8000 米以上高峰12,中国7座 多阶——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 东北、华北、华中下游平原 沧海桑田——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结果 湖泊的发育与消亡——洞庭湖 水道与水系的变迁——黄河 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 沙漠的变迁 * 海陆的变迁 例1:辽东湾至杭州湾海岸 杭州湾以北的海岸线穿过几 个隆起带和沉降带,海岸地 形表现为上升的山地丘陵海 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分 布,但以平原海岸居多,杭 州湾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则 发育整体抬升的山地丘陵海 岸,其间镶嵌着小段的河口平 原海岸。 例2: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 6000年前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基岩浅,来沙量大, 向海伸展快,由三角洲残丘坡脚海岸地形如海崖、 海蚀穴、海蚀平台及沙堤等海岸地貌前缘发育。西 江下游平原已伸至广利附近。 4000年前西北江三角洲达西樵山佛山一线南。 2000年西北江三角洲向东北伸至杏坛、勒流。 1000年前中山和新会冲决三角洲顶端出现。 700年前中山岸线在横栏、埠沙、黄圃一线 番禺岸线在榄核、鱼窝头 新会的礼乐、外海一带成沙筑坝护田 400年前,因宋代筑堤归槽,各冲缺三角洲加 快淤积成沙 200年(清末)前岸线又推进,香山岛大陆相连 * 珠江三角洲 鱼塘桑基 生态农业 * 4、气候变迁 气候带——北温带(历史的真正舞台——黑格尔) 特点: 季风气候——冬夏风向、降水量变化显著 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 多样性气候——地方气候差别大 气候的波动 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气候 变化反过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温度的变化——五六千年来总体转冷,中有起伏 湿度的变化——五六千年来总体转干,旱多于水 *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图 * 一、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 温暖时期 高3-5度 夏商 二、公无前1100年—公元前850年 短暂寒冷期。 西周 三、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 第二个温暖期。 春秋、战国、秦、西汉 四、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第二个寒冷期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 * 五、公元600年到1000年、第三个温暖期。 唐、五代十国 一度长安无冰雪,种梅花、柑橘 六、公元1000年到1940年 第三个寒冷期。 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 江南运河、太湖结冰可走车 最低谷:1000—1200 两宋 1300—1400;元 16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