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分析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015-8-25
糖尿病是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调查估测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年轻化也是我国糖尿病的一大特点。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绝大部分为2型,少数为1型,其他类型糖尿病所占比例更少。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S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可发生于ASVD之前,也可发生于之后,可引起或加重ASVD。目前认为ASVD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心血管病趋势和影响因素监测国际多中心协作研究(Sino-MONICA研究),其中为期7年的中国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群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日本、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相关报道一致。2007-2008年中国人糖代谢状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20岁以上成人大血管病患病率为1.44%,其中卒中患病率为0.83%,CHD患病率为0.63%。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据:脑卒中在2010年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ADVANCE研究共纳入中国糖尿病受试者3293例(亚洲地区纳入人群总数为4136例),纳入对象基线特征显示,发生过大血管事件的患者比例,心肌梗死占6.4%,而卒中占13.9%。亚太地区队列协作研究表明,亚洲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4年后卒中的发生也高于冠心病。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在随访20年后发现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中发生211例首发ASVD事件,其中卒中145例,急性心肌梗死66例,在随访23年后发现ASVD为糖尿病首要致死原因,其中脑卒中致死占一半。这些证据表明卒中是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ASVD最常见的临床结局,也是主要的致死及致残原因。因此,本指南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病(ASCCVD)这一术语,包括脑卒中、CHD及外周动脉疾病(PAD)。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要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首先应解决ASCCVD的预防。因为ASCCVD增加死亡、降低生活质量,微血管并发症主要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有效预防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ASCCVD,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其分级预防的指南。
第一部分
指南主要内容:
一、证据等级。参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5年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标注于相应证据后的括号中。
二、糖尿病患者ASCCVD预防的分级。一级预防: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ASCCVD;二级预防:防止已发生的临床ASCCVD的事件再发、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患者的ASCCVD分级决定干预方案。对每位接诊的糖尿病患者,除非伴有急性并发症,应进行ASCCVD评估以确定属于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并据此决定下一步干预方案。
四、个性化原则。在总体指导原则下,应依据病情、患者的健康需求、医疗条件及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与患者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制定可行的、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五、ASCCVD一级预防
1.生活方式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或使用烟草产品。(A)
推荐每天的总脂肪供能(35%,饱和脂肪酸供能10%,单不饱和脂肪供能10%,膳食纤维摄入量40 g/d(或20 g/1000 Kcal/d)。(A)
不建议补充维生素或微量营养素来降低ASCCVD的风险。(B)
强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摄入的饮食模式;包括低乳制品、家禽、鱼、豆类、非热带菜籽油和坚果;限制甜食、含蔗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A)
钠摄入量不超过2400mg/d(相当于NaCl 6.1g/d),进一步将钠摄入量降低至1500mg/d(相当于NaCl 3.8g/d),可获得更大程度的血压下降。(B)
对于饮酒者,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0g/d,女性不超过10g/d(酒精含量的计算:饮酒量ml×度数×0.8)可能是合理的。(E)
建议每周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的活动。(A)
建议所有患者减少静坐时间,尤其是避免长时间的静坐(>90 分钟)。(B)
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如二者结合更好。(A)
2、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时均应测量血压。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该改日重复测量证实。(B)
为改善血压管理,推荐自我血压监测。(A)
收缩压控制目标应该<140 mmHg。(A)
较低的收缩压目标,如<130 mmHg,可能适合部分患者,如年轻患者或合并有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30mg/g或3mg/umol]的患者。(C)
舒张压应该控制在<90 mmHg。(A)
老年(年龄>65岁)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收缩压尽量控制在<150mmHg。(A)
较低的舒张压目标,如<80 mm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