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鹰之战——华为、小米争霸路题稿.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熊鹰之战——华为、小米争霸路 2015年,国产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了一个极为困难的时期。 ?相比2014年同期,智能手机增长率只有1.2%,功能机到智能机的红利期已然过去;大批中小型手机企业不是倒闭就是重组,例如名字超级逗的大可乐,6月份左右就倒闭了…. 而作为国产手机行业的领军人物,华为上半年号称出货量5000万台,小米号称3470万部,他们今年的目标分别是1亿部和8000万部;强者恒强的法则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两家几乎分食了一半的国产手机出货量。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产手机依然会是这两家主导局面,他们的争霸战将会持续很久。那么他们的崛起之路到底怎么走的,他们神秘的商业模式又是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初探一二。 时光转回2012年,那时候华为电信设备部门正在向行业老大爱立信发起冲击,此时的华为终端部门,只不过是配合各国运营商的一个附庸,每年完成各种定制机就是最大的任务。但是我们不得不感叹华为高层的决策智慧,这样一个看上去鸡肋至极的部门,被任正非看重独立出来,同时委派开拓欧洲电信市场的余承东掌舵终端公司,作为未来的支柱大加扶持。 华为是一家铁血而冷血的公司,外界一般的印象便是所谓的“狼性”。如果翻开华为内部种种培训资料和讲话,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家极度军事化管理思想的高科技公司。各级领导率领着手下一群“螺丝钉”,以惊人的运转速度维持着这个庞大集团的不断前进。 而从最高领导任正非到最基层一个小组长,华为人的目标都很明确:销量和利润。这两样东西就是华为唯一的最终KPI,也是华为剥去一切繁杂干扰最明确的目标。销量可以推进市场占有率,可以维持华为地位的存在;利润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 这种模式有着令人恐惧的强大执行力,只要方向正确,通过燃烧员工的生命,加上整个华为集团强力的资源支持,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比华为有钱的没有华为人拼命,比华为拼命的没有华为那个资源。 但是这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终端公司准备大干一场时,却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当时苹果初步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远称不上完善的安卓还在努力扩张;国产品牌还在给运营商打工做定制机,小米还在为30万台“论坛众筹”的小米1供应链发愁。 所以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手机,到底应该走什么价位,到底应该树立怎样的品牌价值,从余承东到终端公司的普通员工,对此都没有任何经验。中华酷联的其他几家,还在快活的做着运营商定制机,舒服的躺在运营商补贴身上过日子。 对于普通华为员工来说,自己不过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去哪里、怎么做只要看自己的领导就好。但是对于华为执行力的各个节点—大大小小的“领导”们来说,没有目标是一件非常不适应的事情。 当时的华为,试图脱离给运营商做低端定制机的局面,但是可供参考的对象实在太少;同时线上线下所有的渠道都=0。出了几款不温不火的产品,虽然初步把华为手机的品牌独立出去,但是距离任正非要求的目标实在太远。 于是余承东做出了第一次重大决策————走高端!而且这个步子跨的不是一般的大:不仅要做高端手机,还要做自己的芯片!当时华为芯片公司——海思,已经开始秘密研制自己的SOC芯片,华为终端高层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样跨越式的发展能够一炮而红。 产品出来,其实还算不错,采用德仪平台的ASCEND P1/D1确实摆脱了低端定制机的模样;而在巴塞罗那同期发布的D1四核版,更是采用了所谓“最强四核”的海思K3V2,一下子引爆了国内舆论:中国人自己的手机芯片!还是四核的!!彼时,大家还在争相购买三星、Ti、高通的双核处理器,华为不声不响突然搞了个大新闻,不管是对于业界还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美好,P1率先上市,但是因为缺乏市场运作经验,上市价格极为狂放的定为2999,市场反应寥寥;不到一个月,又非常失误的出现了价格的大跳水,市场价直接摔到1900以下!这对初生的ASCEND品牌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整个市场渠道几乎完全崩溃。 而D1系列拖延了好几个月上市,已经完全错过了市场窗口期,无所适从的华为将Ti 4460的双核版本悄悄的在京东上架,几乎没有任何宣传和推广;采用了“自主四核”K3V2的版本更为凄惨,因为海思一贯是作为华为降低成本的存在,手机SOC经验极度缺乏(第一款K3芯片在windows mobile时代也是匆匆下马),这就导致K3V2初期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设计失误,导致需要重新流片(等于推倒重来了),结果D1四核版年初发布年末才上市。 即使这个自主四核的手机定价不到3000,但是乱作一团的市场政策,以及对自身品牌过高的自视,让初生的华为终端吃够了苦头。一向在微博上用出格言论来做“免费营销”的余承东,甚至数次面临下课风险。 就在这时,小米的超高性价比、网上抢购模式红火起来,小米1/2代几乎爆炸性增长的销量迅速抢占了几乎所有的线上销售资源,小米模式的分析成为国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