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第九章 肺和下肢深静脉显像.ppt

【核医学】第九章 肺和下肢深静脉显像.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九章 肺和下肢深静脉显像 温州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 王玲 肺解剖与生理 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每叶可分为2-5个节段, 全肺共计18个节段。最后形成肺泡。 概 述 肺灌注显像 肺通气显像 呼吸系统核医学 肺灌注显像 静脉注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8μm)的放射性颗粒(10~60 μm)后,这些颗粒与肺动脉血混合均匀并随血流随机一过性地嵌顿(栓塞)在肺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内,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肺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外测定肺内放射性分布并进行肺显像即可反映局部肺血流灌注情况. (一)、原 理 二、方法 1、显像前准备:吸氧 2、注射显像剂: 99Tcm-MAA (2-5mCi), 含蛋白颗粒20-70万个,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 1)注射前摇匀, 2)禁抽回血, 3)对儿童患者或可能有严重肺血管床受损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注射的颗粒量。 3、注射体位:常规取仰卧位,以减少血液重力作用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取坐位。 4、显像体位:平面显像的方法 :8个体位,ANT、POS、LL、RL、LAO、LPO、RAO、RPO (三).正常所见 1.平面显像: 由于常规采取仰卧位静脉注射,受重力影响,侧位双肺后部放射性分布有时较浓聚。左侧位前缘受心脏影响略内凹陷。 后位中间放射性稀疏缺损区为脊柱及胸骨区。前、后位显像全肺叶暴露较好, 2、断层显像 与肺实质一致 正常肺灌注图像 (四).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1.局限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 (1)一侧肺不显影 (2)各肺叶核素分布减低 (3)肺段性减低 (4)一个核素分布减低区涉及一个以上肺叶或肺段,考虑非肺动脉栓塞所致 2、弥漫型放射性减低或缺损: COPD时双肺呈不均匀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3、放射性分布逆转:肺上部放射性高于肺底部:肺动脉高压。 两肺多处肺栓塞 正常 异常 禁忌证 1.严重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床极度受损者。 2.明确过敏史者。 3.右到左分流者慎用。 肺通气显像 (一)肺通气显像的原理 将放射性气溶胶通过口鼻吸入气道和肺泡内,沉积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用放射性显像装置在体外探测双肺内放射性分布。 由于放射性气溶胶在肺内分布与局部肺通气量成正比,可以估价肺的通气功能,了解气道的通畅性以及肺泡与气体的交换功能。 (二)显像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显像剂有两大类:放射性气溶胶和放射性气体。 1、99mTc-DTPA溶液通过雾化器雾化为放射性气溶胶 (20-40mCi), 2、锝气体 1、显像前准备:鼻夹、吸氧 2、图像采集方法:平面采集八个体位 (三)图像分析 1.正常图像 99mTc-DPTA放射性气溶胶肺通气显像双肺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大气道有放射性沉积,肺周边影像较淡。 2.异常影像 1).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局限性/弥漫性): 2).放射性浓聚的“热点” ,常出现在气道通畅性不佳、痉挛或狭窄时 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的 临床应用 肺通气/灌注“匹配” ,肺通气/灌注显像上病灶区域内的放射性减低或缺损一致。 肺通气/灌注“不匹配”,肺灌注显像上病灶区域内的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在肺通气显像上未见明显异常或异常部位范围和程度都小于肺灌注显像上的病灶。 一、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1.肺栓塞高度可能(>85%) 2.肺栓塞低度可能(<20%) 3.排除肺栓塞 左肺栓塞,肺灌注示左肺缺损 同一患者肺通气正常 二、肺癌的诊断、手术选择和术前估计术后残留肺功能 三、肺癌患者疗效观察 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表现 五、支气管哮喘 诊断、疗效评价,支气管痉挛的部位、范围。 谢谢! *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