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主体 目的 合法行为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不同认识: 其一,目的:民事法律意义的行为; 范围: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其二,目的: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范围:生效不生效的 其三,目的: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范围:生效的合法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采第三种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性质: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之一种。 民事法律行为是引起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 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有目的性 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是依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当事人造法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 意思表示:内在意志的外部表现,是追求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外部表现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中心内容 (3)法律行为系发生私法上效果之法律事实 有效力:从成立时具有法律约束力,非依法律规定或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撤消。 (4)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合法性 法律容忍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注意区别: 行 为:人的有意识的行为 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事实行为: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等。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1、多方法律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 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发生效力的条件不同 多方法律行为:是指由多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股东会决议等行为。 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遗嘱、放弃继承权、撤销委托代理、免除债务、追认无权代理等行为等。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2、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 根据是否以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实物为成立条件 诺成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等。 实践法律行为:又称要物行为,是指除双方事当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须交付标的物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保管、运输等合同等。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3、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 根据的是当事人双方取得经济利益是否付出相应代价(义务) 有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获得某种利益,必须向他方付出相应经济代价的行为。 一般仅适用于商品经济 无偿法律行为:指一方单纯获得某种利益而无须支付任何经济代价的行为。 一般仅适用于公民之间。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4、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根据的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否采取法定形式 要式法律行为:是指必须按法律规定的方式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遗嘱的成立。 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成立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在意思表示方式的选择上,不受法律的特别限制。例如,一般的买卖行为。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5、主行为与从行为 以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标准 主行为:是指在彼此关联的行为中无需相关行为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从行为:是指在彼此关联的行为中从属于其他行为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保证合同。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三、意思表示 1、意思表示的含义 是民事法律行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含义:是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分类: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的要件 (1) 目的意思 是指明民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它是意思表示据以成立的基础。 (2) 效果意思 是指当事人欲使其目的意思发生法律上效力的意思要素,即行为具有目的性。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3)表示行为 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目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rcGIS实验-Ex22-坡向变率SOA.doc
- [产品设计第四章产品功能定位与实现.ppt
- [ARG-1210配置说明.doc
- [ArrayDesigner2.0中文使用手册.doc
- [AR智能眼镜.doc
- [云通电话使用教程平面.ppt
- [ASA防火墙NAT新版老版的配置方法对比.docx
- [第五章公司的名称和住所.ppt
- [ASIEC61511.2标准.doc
- [第五章公务员权利与义务.ppt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八).docx
- 公考讲义-2025年1月时政汇总.pdf
- 2025年省考逻辑填空1000 高频实词积累+刷题早读课 讲义.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九).docx
- 2025四川事业编FB综合岗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讲义-主观题基础,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及文章写作题.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5国考执法课程.doc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江西执法课程.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十).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福建县乡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