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据台湾时期的教育
日据台湾时期的教育目录一、日本在台湾推行的基本教育政策 1.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2)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 (4)师范教育 2.社会教育二、教育的目的与宗旨 1.教科书的编纂 2.教科书内容分类 3.影响一、日本在台湾推行的基本教育政策学校教育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特殊教育) 社会团体、青少年团、训练所、家长会、伤残人教育等社会教育由《台湾社会教育概要》所载,台湾的社会教育有以下主要机构或团体: 国语普及:国语传习所、简易国语传习所、全岛国语演戏会、国语普及广播放松、国语普及功劳者表彰、爱护彰配布、国语普及读物刊行 部落教化:部落教化团体、强化委员会、部落集会所 青少年团教育:青年团、女子青年团、中坚青年养成设施、青年辅导教育、青年训练所、少年团 一般社会教育:一般教化及修养团体、民众教育、电影教育、广播教育、情操教育、教化强调教育等初等教育1895年,设立国语讲习所、国语学校进行日语教育1896年,设立“恒春国语传习所猪朥束分教场”以教育“蕃童”,这被视为平地原住民教育的起点1898年,设立小学校专收日本人儿童,传习所改为公学校,开始招收台湾人儿童1905年,废除所有国语传习所,设立蕃人公学校,采用公费方式教育原住民儿童1922年,《台湾教育令》颁布,实施日台学生共学制1944年,取消公学校、小学校区别,统称国民学校蕃童教育日本将台湾人分为两类:“生蕃”、“熟蕃” 蕃人,意为居于未开垦藩地的人,1936年以后日本改称台湾人为“高砂族”。 生蕃:分布在山地,总数达十万余人 熟蕃:置于地方行政架构的管理下初等教育入学情况年份学校数量(公学校、小学校)学生人数1918514128,4361939957592074862,6741917年,台湾的适龄儿童就学率仅有13%,而到1943年已达到71%。中等教育1907年,正规的中学校出现,分别是台北中学校和台南中学校,仅收日本学生,台人子弟入学无门为此,台湾总督府集台人出资设立中学校,收台湾人入学,然而学校必须采取日本式管理1909年开始,设立高等女学校,收日本女生,对台湾女生则另设附属学校1919年专设普通学校招收台湾女生1922年,取消日台人中等教育双轨制,实施共学制中等教育入学情况年份学校数量学生人数191841,84319393418,68419434427,1651918年,初升中的人数不到百分之一,1940年前后则近达三十分之一。为了满足台湾地方的需要,总督府的目的不在于鼓励升学,而在于将学生引导至服务于社会的方向。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总督府医学校、农林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专科学校及台北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内分文政学和理农学部,增设医学部及工学部,后又合并医学校、农林学校,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学校年份学校数量人数19182908193941,748194332,642师范学校早期附属于国语学校,称国语学校师范部,分甲乙两科,甲科收日本学生,乙科收台湾学生1899年,独立的师范学校建立1922年后,在修业年限、课程编制方面,日台学生差别逐渐减少,然而台湾人不得进入小学师范部,日本人则可进入公学师范部二、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既能为殖民者创造财富,又不惊扰殖民者自身安宁和悠闲的奴仆。”学校教育由社会教育发展而来,而日本国民精神的培养及日语的普及又是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桃园兴风会在其纲领中写道: “一、振兴母国国风;二、驯致内台人间及街庄内共同和亲之美风;三、奖励国语,厉行习得母国礼仪作法及其他国风。”《台湾公学校规则》宗旨: 使台湾人儿童精通日语,并培养作为日本人应有的性格。 “国语为我国精神之所在,其与修身一道,在国民精神培养上须占特殊的地位。”“凡得国须得民,而得民须得人心。若欲得人心,首先,非得借沟通彼此思想的语言工具之力不可。”后藤新平:“台湾教育始终不渝之目的为国语普及,以普及国语作为台湾教育之根本,理由如下:第一,作为沟通用语;第二,作为发展文化必备之工具;第三,作为同化之必要手段。”并明确表示:“设立公学校的目的,乃为普及国语。”教科书的编纂教科书:《国民读本》第九卷第九课《生番》一文中,将台湾的少数民族即山地居民称为“没有智慧更不懂得是非的人”,“是悲哀的人”。第九卷第十五课《缠足》描述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最后指出缠足的女性是残疾人。第十卷第一课《我的国家》是典型的赞美日本的课文。教材内容以第三期国语读本为例,日本历史、文化、地理及天皇关系、爱国教育的内容占57课时,实学知识和近代化知识占68课时,台湾事物占67课时,道德教育占46课时,劳动者占6课时,中国事物占5课时。历史人物从日本古代人物小野道风到近现代的禞保己一、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