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学习方法与化学实验 ppt.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学习方法与化学实验 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学习方法与化学实验 ppt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二、怎样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 准确的观察与描述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观察实验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 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如对教材中几个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如氧气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的描述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2.物质的加热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例题5: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 ) 例1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例1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 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 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 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 入瓶中并塞 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 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 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中考试题浏览 4.连接仪器装置 (2)仪器的装配: 顺序:自下到上,自左到右 方法:连接的一端用水湿润 (1)仪器的连接: 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的连接,关键是:润、转。即管口或塞子用水稍润湿,插入过程中应转动插入,注意: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这样做容易压破容器。 5. 过滤: 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固体。 过滤基本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要低于漏斗边; 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步骤: 1.连接好仪器。 2.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盛水容器中。 3.用双手紧贴容器外壁。 判断: 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不漏气。 例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