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室常用试剂腐蚀性实验报告
化学室常用试剂腐蚀性实验报告
课题题目:化学室常用试剂腐蚀性实验
班级:高一八班
导师:张若茹老师
小组组员:陈博宏、陈坚民、陈仕贤、李勇、林梓涛、王旭彬
实验背景:化学实验
实验场所:科学楼2楼化学实验室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强酸强碱的腐蚀性,由此告诫他人使用该类药品时应做到的注意事项。
实验计划:将新鲜鸡翅放入被测溶液中4分钟,观察鸡翅在溶液中的变化,以此判断溶液的腐蚀性强弱。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镊子、蒸发皿、滤纸、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实验药剂:98%浓硫酸、NaOH(固体)、36~38%浓盐酸、65~68%浓硝酸、自来水(虽说不太科学,将就着用吧)、鸡翅(这个勉强算药剂吧)
实验任务1
目的:测试浓NaOH溶液的腐蚀性
所需药剂及器材:NaOH固体①、鸡翅*1、自来水、胶头滴管*1、烧杯*1、镊子*1、药匙*1、蒸发皿*1、滤纸*1、量筒
步骤:
取大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配成150ml浓NaOH溶液②
记住鸡翅的原样③,放入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4分钟
捞出鸡翅④,放在叠有滤纸的蒸发皿上观察变化⑤。
得出结论。
实验图片:
①(对应上面NaOH固体图片)
②
③
④
⑤
得出结论:浓氢氧化钠溶液对鸡翅具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由于浸泡时间过短,无法达到初三化学书下册的鸡爪图片效果,但仅凭外表我们可以判断,手若不小心碰触或滴溅到浓氢氧化钠溶液将不是一个令人舒适的过程。
原理:油脂是甘油三酯,鸡翅中的油脂和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三分子的高分子脂肪酸。因为酯键在碱性条件下易断裂,一段上羟基生成甘油,另一段上氢生成脂肪酸,碱性条件下生成钠盐(这就是肥皂),同时蛋白质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变性,其内部具体化学方程式尚未查明。
实验小结:
氢氧化钠溶于水产生大量的热,所配溶液烧杯无法直接接触。
氢氧化钠溶解时产生刺激性气味,原因在于氢氧化钠不纯,混有杂质,类似氯气或者次氯酸之类的物质,在溶解时产生的热量中挥发。另一种说法,氢氧化钠溶解产生大量热使水瞬间达到沸点成为水蒸气,这一期间H2O以及CO2、NaOH瞬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此时碳酸氢钠夹杂着水蒸气进入人的鼻孔。
氢氧化钠短时间内对物质腐蚀性较弱。
实验过程图片:
实验过程为4分钟,取30秒为一段。
刚刚放入
30s
60s
90s
120s
150s
180s
210s
240s
不难看出,鸡翅从第60s之后的变化都不大(几乎无变化),何况平时我们在实验室里用的那些都是稀溶液,所以,相对危害不算大。
最终结论:氢氧化钠溶液短时间内对人体伤害较小。
试验任务2
目的:测试浓硫酸的腐蚀性
所需药材及器材:98%浓硫酸、烧杯*1、鸡翅*1、镊子*1、滤纸*1、蒸发皿*1
步骤:
取150ml浓硫酸①
将鸡翅放入溶液中反应,过程4分钟
捞出鸡翅,放在叠有滤纸的蒸发皿上观察②
进行对比③
实验图片:
①
②
③
- -这个反应强度。。。。。
仅仅4分钟,得到了和厨房油炸鸡翅般的效果,得力于浓硫酸的吸水和脱水性,吸水性让鸡翅表面上的水迅速脱干,其次脱水性将鸡翅上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剩下黑色的碳物质,于是乎您看到了黑色的烤鸡翅(吃了会死人的。。。。。)其次,油脂即蛋白质在浓硫酸的氧化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学习能力有限,无法进行完全解释。有图有真相,那些没事想把手放入硫酸试试的同学你可以收手了- -#
实验小结:
浓硫酸呈油状,倒出药剂瓶的时候没把人吓死,那种稠密而带有危险性的感觉至今难忘。
浓硫酸密度较大,鸡翅难以沉底,经常浮出液面。
使用所用的浓硫酸带有大量杂质且浓度难以保证,预计只有90%左右,但如此低劣的纯度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足以让你知道浓硫酸的恐怖性。
实验图片:
实验过程为4分钟,取30s为一个图片单位。
刚刚放入时
30s,外表已经有少许变化,同时溶液少许变黄。
60s,溶液继续变黄,鸡翅较先前有“缩水”
90s,溶液变化已不再明显,但是鸡翅本身已有血水,同时颜色加深
120s,溶液呈现少量发散物质(类似油在水中的扩散),估计是油在浓硫酸里的反应作用,溶液颜色继续加深,鸡翅进一步缩水
150s,溶液已经和普通的家用油没什么区别(颜色),同时鸡翅经常由于密度问题向上浮起。
180s
210s,鸡翅部分已有烘烤状颜色
240s,“烤翅”已完成
相对于氢氧化钠,浓硫酸可不怎么客气,每一张图片都可以看出鸡翅和溶液的变化,不得不说反应之迅速,着实危险啊。。【其实反应到9分钟现象更为剧烈,可惜咱时间有限。。。。。】因此,实验时的硫酸千万不要随便触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