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教育小组会议纪录
環境教育小組會議紀錄
日期:97.09.03:
地點::辦公室
參加人員::全體教職員
1.各位同仁大家好,優美健康的環境是我們所嚮往的,我們學校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已經有好幾年了,感謝老師的費心指導,同學已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將紙類、塑膠、鐵鋁罐做妥善分類與回收,實施成果豐碩。
.2.有鑒於廢電池含汞或鋰污染環境甚鉅、故自本學年度開始擬辦理廢電池回收工作各班級發給一回收桶、請各班級指導小朋友將家中或學校使用的廢電池收集到廢電池回收桶內,學校將每個月回收乙次、並做班級競賽、請各班級配合實施。
3.討論組織本校環境保護小組。
討論決定後
一、總召集人:許建睿校長
二、環保教育宣導小組:
學生環保教育規劃:劉憲仁主任、何麗滿主任
學生生態旅遊規劃:陳一明老師、陳世偉老師
社區環保教育規劃:羅菊美老師、楊麗瑜老師
環保教育各項競賽規劃:徐麗雲老師、高華翊老師
三、環境設備採購:何麗滿主任、湯琇珺老師、劉志容老師
四、校園環境景觀配合環保教育規劃小組:全校教職員
學校自辦環境教育相關研習及活動
主題:京都議定書
研習時數:2小時
出席人數:12人(詳會議記錄)
辦理時間:96/11/7
研習內容:詳京都議定書網頁資料
「京都議定書」係依據各國所提建議案再行協商以達共識。其重點包括:
總量管制:工業國家將削減溫室氣體總排放量5.2﹪,與人為排放量自然成長趨勢比較約削減30﹪。
個別或跨國合作減量。
目標期:減量成果以2008~2012五年平均為計算依據。
管制氣體:CO2、CH4、N2O氣體減量以1990為基準年。HFCs、PFCs、SF6氣體減量可採1990或1995為基準年。
排放量計算:1990基準年為「淨排放量」,即人為排放量減去吸存量。而1990年後進行造林、植林與伐木產生之排放淨值可與人為排放量抵減。
排放交易制度:另行訂定。
成立「綠色發展融資機制」提供經援協助減量。
罰則:將另行訂定。
生效期:1998.3.16~1999.3.15為議定書公開簽署期間。獲國內法定程序通過之附件一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須佔所有附件一國家1990年總排放量55%以上,且批准國家達55國以上後90日議定書始生效。
非附件一國家:現階段並無新增減量義務。
原非附件一國家摩納哥、列茲敦斯登、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列入減量國以1990年為基準年。
減量目標不同因各國情況而異。減量目標與期程如下: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1997)
管制溫室氣體 基準年 目標年 削減比率 國家 CO2CH4N2OHFCsPFCsSF6 1990 2008~2012 - 8% 歐盟包括其15國瑞士、愛沙尼亞、斯洛伐克、立陶宛、捷克、拉脫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Non Annex 1國家摩納哥、斯洛維尼亞、列茲敦斯登 - 7% 美國 - 6% 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波蘭 - 5% 克羅埃西亞 (Non Annex 1) 0% 紐西蘭,俄羅斯,烏克蘭 + 1% 挪威 + 8% 澳洲 + 10% 冰島 制訂背景經歐洲聯盟與國際能源總署評估各國所提交之國家通訊,以歐洲聯盟為例只有英國、德國、荷蘭、廬森堡四國,可望在2000年時將CO2排放回歸本國1990年的水準。1996年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IPCC)發表的第二次評估報告,全球二氧化碳的濃度仍在不斷上升,全球暖化的趨勢非常明確,原公約減量目標普遍認為並不被認真執行,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批評與爭議,於是於第二次締約國大會(COP2)要求訂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議定書,以管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當時對許多極富爭議之問題,雖未獲得解決,但已形成共識。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於1997年12月1日至10日於日本京都舉行共有159個締約國、250個非政府組織及各媒體參加,總人數逾一萬人。「京都議定」書全文共27條及A、B兩個附件,主要條文為:
減量期程與目標值:工業國(公約「附件一」成員及摩洛哥與列支敦斯登,共39個)以個別或共同方式,將人為排放之六種溫室氣體換算為二氧化碳總量,與1990年相較,平均削減值5.2%,同時採差異性削減目標之方式:歐洲聯盟及東歐各國8%、美國7%、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波蘭6%,另冰島、澳洲、挪威則各增加10%、8%、1%(表一)。減量期程為2008至2012年,並以此5年的平均值為準。(第3.7條)
六種溫室氣體中,CO2、CH4、N2O管制基準年為1990年,而HFCs、PFCs與SF6為1995年。(第3.7、3.8條)
碳排放權交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