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培养方案
2011年12月10日
1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08年,是我校创建时间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专业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一贯保持“重视基础,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的传统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领先地位。
该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其所对应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涵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在2002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都排名第二,2007年被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暨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该专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硕果累累,近10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共计150余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介质物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于2004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估,并被评为优秀。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10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近3年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280篇、EI收录490篇。已与美国等14个国家的近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
该专业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教授和专家,目前有3位院士被聘为我院兼职教授,现有教授48人(其中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5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66人。
该专业培养出许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如钟兆琳、江泽民、王安、周建南、陆定一,蒋正华、朱物华、蒋新松、邱爱慈等。历届毕业生中有30余位已成为两院院士,还有一些校友已成为国内新兴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国家大中型企业的领导者和技术骨干。
该专业具有强电与弱电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培养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相关行业的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受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具备解决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的宽口径专业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电磁场、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现代测试技术等。高年级根据社会人力资源市场需要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该专业培养六年、四年制学生。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相应地获得工学硕士或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在电力设备制造业、电力系统运行部门、信息产业、国防工业、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等就业。近几年该专业一次性就业率为98%以上。
2 培养方案
2.1 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从事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特点,富有社会责任感,能在电气工程领域和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2 培养标准
2.2.1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意识;
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勇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习惯、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2.2.2 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理论等相关学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音名、谱号与音组划分 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沪音版选择性必修5音乐基础理论.docx
-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设计方案.docx
- 医院物业管理服务方案.pdf
- ISO 56005-2020 创新管理 - 知识产权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 指导意见.pdf
- DS1202Z-E示波器使用说明.pdf
- GB 50288-201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docx
- GBT 19089-200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磨性的测定 马丁达尔法.pdf
- 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保卫管理员(三级)职业技能鉴定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 螺母与螺栓凸焊(翻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