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古诗词的“意境”鉴赏.doc
浅谈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摘要】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关键词】意境;品味;捕捉;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立体的艺术图画。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
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仅道出了朋友间那浓烈的离别之情,更表达了朋友间那浓浓的真情。酒入愁肠愁更愁,好友此地一别,将天各一方,这送别的酒不仅是离别的酒,祝福的酒,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连心酒。抓住了这一信息,鉴赏和审美此类诗词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重字词,品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赏析诗词的关键。读懂字词自然成了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揣摩、品味、感悟诗词的意境,领会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中“黄云”体现出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景象,“曛”光线的黯淡,劲吹的北风,纷飞的大雪,就形象地写出了送别时景的凄凉、悲壮,再读“北风吹雁”,联系背景资料,那奋力高飞的孤雁不正是逆境不得志,即将愤而离开京城的董大吗?还有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一般人的眼中,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作者千锤百炼求得的一个“绿”字,因为“绿”不仅展现了江南春色的美好,还说明了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该回家看看了。但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中,却把“还”当作了本诗的灵魂。“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已经离家很久了,格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应该回家。 “京口瓜洲一水间”说明诗人当时离家很近,应该回家。但因为公务在身,诗人想还家的愿望却不能实现,只好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声。离家久,应该还,离家近,不能还,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愁苦矛盾!教学时,仅仅抓住重点词 “何时还”,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那个思家想家却不能回家的诗人就仿佛来到了学生眼前。可见,学习和鉴赏古诗词,只有“咬文嚼字,品析字词”才可将文本中深层的内容挖掘出来!
三、析形象,悟情感
金开诚先生说: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了解诗词表现的主要形象以及抒发的思想感情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孤独寂寞、恬淡闲适、忧国忧民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体表达出来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从诗面来看,不难读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但深入研读,即注入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自然领悟了诗中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无止境地追求。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的设计.doc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弘扬人本思想初探.doc
-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doc
-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提问艺术.doc
- 浅谈初中政治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doc
- 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 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探究.doc
-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问题.doc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doc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与运用策略.doc
- 2024租房合同范本「简单版」.docx
- 2023年铬矿石项目可行性评估方案.docx
- 山东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6课时投资理财的选择教案.docx
- 2024复印机租赁合同协议书.docx
-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北京林业大学《消费者行为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Unit+4+Space+Exploration+重点词汇听写+阅读(三)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2023年工矿灯具项目可行性评估方案.docx
- 预制空心板梁委托合同.docx
- 2024新《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解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