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刘习聪.docVIP

贵州威宁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刘习聪.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威宁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刘习聪

这个特岗教师特别“特” ——记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刘习聪 《 日报 》 2012 年 8 月 1日 版 刘老师背学生过河 刘老师和布依族同胞一起跳竹竿舞 个 人 档 案 ● 出生年月:1985年9月 ● 任教学科:语文、英语等 ● 毕业学校:贵州凯里学院 ● 从教地点: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布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 ● 任教经历:从2008年迄今在威宁县新发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任教 人 生 箴 言 妈妈对我说:老老实实做人不吃亏,踏踏实实做事不吃亏。 同 事 评 价: “大刘”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学生进步了,就是他最高兴的事。 新发民族小学教师 罗契 学 生 评 价: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是一个好人。 威宁县民族中学 刘倩 7月下旬,贵州山区多雨,记者来到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布依族乡,寻访特岗教师刘习聪。不巧他不在,到北京参加教育部的培训去了。我们在电话中相约等他回来,便先奔他的学校去了。 车在称不上公路的山区道路上行走,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悬崖。雨断断续续地下,土路早已变成稀泥没踝的烂泥路,塌方处横着滚下来的石块。为了开道,我们不得不一次次下车,搬石头、错车、铺路。布依族乡长杨德辉搓着满手泥巴,顺手用悬崖边上的薰衣草擦着,对记者说:“我们这里不光是老少边穷,而且是老少边‘山’穷啊!” 磅礴的乌蒙山脉连绵起伏,无边无际,对面山中隐约可见一条望不到尽头的“之”字型细路,有人告诉我们,那就是特岗教师刘习聪家访和赶火车回家的路。 特别一:乡里第一个外省来的大学生“特岗教师” 刘习聪在当地很是“出名”,县教育局干事洪波一路上都在描绘他的“形象”: 高个、壮实,湖南益阳人。2008年来到黔西北威宁县新发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做“特岗教师”,教小学语文和英语,也教德育、体育、美术等课程。教书之余,他跑遍了散布于大山中各个角落的588位同学的家;他找来捐助,从山上铺设管道把瀑布的水引入学校,解决了学校多年不通水的问题;他向社会多方求助,筹集到10万元现金、30万元物资,帮助当地四五百个孩子解决了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当地老百姓编了布依族民谣,来颂扬他的“功劳”…… 抵达宝塔村民族小学时,我们已经在烂泥路上走走停停开了3个小时,车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可以想见走路该是何等不易! 所谓校园,就是一个操场、三座楼。一栋教学楼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砖头房,一栋教工宿舍楼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二层石头房,这两栋房子都已被鉴定为“危房”,还在使用;只有一栋新教学楼还算像样,但教室中的桌椅也都是斑驳破旧。由于地处深山,学校不通班车、不通电脑网络。 校长谢作云告诉我们,对于山区学校来说,水、电、路是大问题,这样的条件,留不住人,许多年轻人看了看就走了,但刘习聪留了下来,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谢作云还记得2008年8月8日刘习聪刚来时的情景:那天刘习聪走了18里山路才看到来接他的“车”,其实只是一辆小型农用拖拉机,车上还有牲畜粪便渣子,但就这辆“车”,还是校长借来的,那已是学校能够提供的最高“待遇”了。 “你是第一个到乡里任教的外省人,更是第一个到这里教书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正是校长这充满期待的话,激发了他的责任感。 刘习聪教的是三年级(1)班,班主任李强英是他的搭档,她描绘的刘老师:“心地善良,喜欢摸孩子的脸,跟孩子玩。山里孩子底子薄,刘习聪就每天中午把两个小时的休息缩短一小时,尽量给孩子们多讲一些,晚上补课晚了,就送他们回家,手牵着手。” 记者好奇地来到刘老师的宿舍,透过上锁的门窗看进去,里边有八九平方米,陈旧而阴暗,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张简易桌,满满堆着的,全是教辅书,连糊窗户的纸张也是与教育有关的报纸。据说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问“谁愿意去刘老师那里写作业?”这小小一爿宿舍,放学后常常被挤得满满的。 罗契老师是布依族,她眼中的刘老师:“湖南人,性子急,语速快,但随和,爱开玩笑。他会因为学生多掌握了一个英语单词高兴得在走廊里窜来窜去,喜滋滋地看见同事就说,哪个孩子进步了!”罗老师和刘老师住邻居,她知道刘老师的生活很节俭,吃饭能吃饱就行,以白菜为主,很少能见到肉;穿衣通常就是一套运动服;穿鞋也就是十几元的解放鞋,从不穿袜子;床上盖的,春夏秋冬,总是一条薄被。 在刘习聪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新发小学的成绩很快从县乡小倒数几名跃居到了第一名。 ■ 记者感言:善良、随和、性急、爱开玩笑、生活简单,这应该就是刘习聪老师的大致特征吧。 特别二:“校园引水”博得特别尊敬 “刘习聪不满足于教书,还想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学校带来一些变化。”校长谢作云说。 大概因为水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他首先想到的是给学校引水。两三公里外就是瀑布,可是却到不了学校,建校50多年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孩子

文档评论(0)

lanhuang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