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前期科学家徐寿
近代前期科学家徐寿 第一节研读科技典籍,善制工艺器械 徐寿,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18年2 月26 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社岗里。徐氏世居无锡,“力田读书”④,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徐寿的祖父审发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家境日渐富裕。徐寿的父亲文标大概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但不幸的是年仅26岁过早去世了,徐寿时年仅4 岁。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在他17 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娶妻,并有了一个儿子。 徐寿早年也习举子业,“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①。显然,八股诗文无法解决他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一面务农,一面经商,往上海贩运粮食。难能可贵的是,徐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生活的磨难和务农经商的实际经验,使他痛感时文词章毫无用处,因此,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那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夜,清皇朝已经走向衰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徐寿立下了“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和“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觋谶纬”的座右铭②,抱定了经世致用的宗旨,开始在经籍中学习研究有用之学。他研读《诗经》和《禹贡》等经书时,将书中记载的山川、物产等列之为表,研读《春秋》、《汉书》、《水经注》等历史、地理著作,则注意古今地理的沿革变迁。凡是有用之学,他无不喜好。 徐寿的家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那里有许多能工巧匠。这种风气也影响了徐寿,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①。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爱好使他由博览群书逐渐转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徐寿在科技方面的兴趣极为广泛,举凡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他无一不喜,无一不好。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科学的原理又藉工艺制造体现出来,所以他总是“究察物理,推考格致”②。结果,这不仅使他的科学修养大为提高,也使他制作工艺器械的水平日趋精湛。据记载,他曾制作过指南针、象限仪,还会制造结构很复杂的自鸣钟,而尤其善于仿铸墨西哥银元。他还研究制造过好几种古代乐器,据说都一一符合乐理。他善于制器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引起本县的学者兼画家华翼纶慕名探访,由此,徐寿与华翼纶之子青年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相识,成为终身不渝的朋友。 ④ 蒋学坚:《李壬叔丈灵柩南还,诗以哭之》,原注:“公误饮冯了性药酒而卒。”① 华翼纶:《雪村徐征君家传》,《碑传集补》卷43。 ② 华翼纶:《雪村徐征君家传》,《碑传集补》卷43。 ① 程芳:《徐雪村先生像序》,《格致汇编》第二年(1877)第9 卷。 ② 华世芳:《记徐雪村先生轶事》,《碑传集补》卷43。 徐寿和华氏父子联络了几位对科技有共同兴趣的人,经常切磋讨论。他们到处访书求友,往往弄到一本科学书就相互传抄,每见新学新知,总是相互交流,遇到疑难问题,就反复研究,直至大家都明白。他们对明末清初的西方天文学、数学和技术之类的译书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书往往有理有法,不仅论述知其然,而且阐述其所以然,给徐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这些切磋交流中,徐寿从研究中国传统科技转而致力于西洋科技。1855 年,上海墨海书馆(英国伦敦布道会在中国的出版机关)出版了英国在华传教医师合信(B.Hobson,1816—1873)编译的《博物新编》。不久,徐寿和华蘅芳到上海访书,读到了这部新书。这是一部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书,是最早向中国人介绍近代化学知识的一部书。其中还论述了蒸汽机原理,哥白尼和牛顿天文学等。尽管《博物新编》不过是一部科学常识书,但它介绍的却是近代科学常识,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介绍的西洋科学的水平。徐寿和华蘅芳他们一读到这部书,就好象一下子跨越了200 多年,猛然间发现近代科学的新知新理。这种新鲜和敏感,如果不是对科学精研有素,是难以想象的。 回到无锡,他们按照书中所论自制器具,验证书中的一些科学理论和实验。徐寿因陋就简,自制了不少仪器。如他曾用水晶印章磨制成三棱镜,以检验光的折射定律在三棱镜中的特殊现象和光分七色的原理。为了搞清楚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问题,他和华蘅芳多次通信讨论。更为难得的是,徐寿还触类旁通,“引伸其说”③,试做了《博物新编》中还没有加以讨论的实验,并将书中的结论推而广之,得到了某些新的结果。可惜的是,这些实验和研究的笔记后来毁于1860 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无锡、苏州之时。这一时期,徐寿还研究了轮船的制造。他认真研读了《博物新编》中的有关论述,并考察过停泊在上海的外国轮船,所以在1860 年之前,就传说他能够制造轮船,称他“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