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忧患意识.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的忧患意识儒家的忧患意识

薛在君,又名:大卫(David) 企业管理咨询师、培训师,动力型商业模式的发明者。 1986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应用数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曾先后就职于天津科技大学(讲师)、顶新国际集团(科长)、天津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北京某营销策划机构(项目经理),大成万达(销售经理)、现从事于商业模式创新咨询和培训。 ? 研究领域:商业模式创新、西方管理学流派、行销学 现代新儒学、黑格尔哲学、一神论宗教、意第绪文学 ?著作:《我的第一堂儒学管理课》(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商业模式创新》(培训讲义) 目 录 壹、忧患意识的根源:人性的弱点 贰、尧舜禹的忧患意识 叁、周人的忧患意识 肆、孔夫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伍、宋代的忧患意识 陆、中国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柒、犹太人的忧患意识 捌、几个小故事 * 儒家的忧患意识 作者:薛在君 2012年5月 徐复观先生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激发和产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壹、忧患意识的根源:人性的弱点 ●“人的地位很不稳定,可以往上通神圣,也可以向下堕落得比禽兽还坏。”(牟宗三) ●“天既然降命而成为人的性,形成人的光明本体,但是单有本体不足恃,仍需依赖后天的修养功夫,否则天命不能定住,轻松一点说,天命是会溜走的。如要挽留它,那么必要敬谨地实行后天的修养,”(牟宗三)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孔子家语·始诛》 贰、尧舜禹的忧患意识 唐尧大帝设置了鼓励臣下进谏的鼓;虞舜设立了要求臣民谤议的刻木,立于十字路口,演变为后来的华表。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20?1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古文尚书·大禹谟》 ●周代君王有警戒自己的座右铭,即“宥坐之器”。 ●据《尚书》记载,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其忧患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一再强调要以殷为鉴,居安思危,敬天修德,终日乾乾,“以德配天”才会保住天命不坠。周人的忧患意识系统表达在《周易》这部经典中,著名易学家杨庆中教授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忧患意识乃《周易》之精髓。” 叁、周人的忧患意识 周人的忧患意识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 解读:如果不敬天修德,很快就会失去天命。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易传·豫) 解读:先王从“豫”卦中获得启发,制礼作乐,修养道德,取悦上帝,光宗耀祖。所以孔子说:周为至德,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三陈九德)。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周易?系辞传》第七章) 肆、孔夫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解义:凡是倾危的,都曾经逸乐安居其位;凡是灭亡的,都曾经自以为长保生存;凡是败乱的,都曾经自恃万事整治。因此君子安居而不忘倾危,生存而不忘灭亡,整治而不忘败乱,这样才可以自身安全而国运常新。 孔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宪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 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安不至矣!《荀子·哀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8·28 伍、宋代的忧患意识 宋真宗时,李沆(hang)做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边境战事吃紧,往往到了很晚才能吃饭,王旦长叹:“唉,我们这些人,怎样才能遇到天下太平、悠游无事的时候啊!” 李沆说:“稍有忧虑辛苦,才可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无事,则朝廷里未必不会生出事来。” 后来,宋与契丹讲和了,王旦问李沆:“何如?”李沆说:“议和当然是好事。一旦边疆无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出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则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灾害、强盗、乱贼以及恈逆不孝的事禀奏皇帝,皇帝听了,抑郁不乐。 王旦认为不值得拿这些琐碎的小事去烦扰皇帝。李沆则说:“皇上年少,应让他知道各方面的艰难,具有忧患意识。不然,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娱乐、斗狗跑马,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我老了,看不到这一天了,而这些正是你参政后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与契丹讲和了,西夏也称臣了,果然开始大兴土木。 王旦亲眼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