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jxb
绪论(红字是老师PPT上标注的)
发酵、发酵工程概念
发酵工程( Microbial engineering ):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新产品、新品种投入生产的必经之路
实验室小型试验;中间试验规模;大型生产规模
发酵工业的发展历史
1.自然发酵时期;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通气搅拌好气发酵过程技术的建立;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5.发酵动力学、发酵工程连续化、自动化工程;6.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反应结合工程技术
第一章 菌种与菌种扩大培养
一、微生物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2、可以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酶活力高。
3、根据代谢控制的要求,选择单产高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调节突变株或野生菌株。
4、选育抗噬菌体能力强的菌株,使其不易感染噬菌体。
5、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二、菌种保藏方法及其特点
定期移植低温保藏法、液态超低温保藏法、甘油低温保藏法、沙土保藏法、麸皮保藏法、蒸馏水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
a、斜面冰箱保藏法;特点:属于短期、过渡的保藏方法,在4度的条件下,保存时长为3-6个月。
b、石蜡油封存法;特点:通用于不能利用石蜡油作碳源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保存,保存期约为一年左右。
c、沙土管保藏法;特点:这是国内最常采用的方法。适用于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一般保存期为一年左右。
d、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特点:是目前最常用的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保藏效果好、保存时间长,一般为年左右,对各种微生物都适用,国内外都较为普遍的应用。
e、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特点:此法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在国外已较为普遍采用,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藏法。
三、工业微生物的培养类型
(一) 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丙酮丁醇梭菌、肠膜状明串珠菌、醋酸菌、棒状杆菌、短杆菌、黄单胞菌、假单胞菌、
(二) 放线菌: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游动放线菌属、诺卡氏菌属、孢囊链霉菌属、
(三)酵母菌: 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汉逊酵母、球拟酵母、假丝酵母、红酵母、棉病针孢酵母、毕赤氏酵母、
(四)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白地霉、产黄头孢霉
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培养基、种龄与接种量、温度、PH值、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第二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培养基的类型
成分: 所有发酵培养基都必须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所需的能源,包括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及水、氧气等。
类型:(1)按营养物质分: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
(2)按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3)按主要成分和使用目的分: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础培养基;
(4)按生产工艺分: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
二、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1、酸解法:
定义: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优点:设备要求简单,水解时间短(20min),设备生产能力大
缺点: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要求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副反应多,对原料要求严格,淀粉颗粒不宜过大,淀粉乳浓度不能过高
2、酶解法:(双酶水解法)
定义: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液化。第二步是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化。也称双酶法
α-淀粉酶(液化)
葡萄糖淀粉酶(糖化)
优点:1、反应条件温和;2、酶的专一性强,副反应少;3、可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下水解;4、糖液的营养物质丰富;5、糖液色泽浅,无苦味,有利于糖液的精制;
缺点:时间长(2~3)天,要求的设备多,糖液过滤困难。
3、酸酶结合法
酸酶法、酶酸法
《是集酸法及酶法制糖的优点,而采用的结合生产工艺》
三、糖蜜前处理的方法及其特点
糖蜜前处理的方法
加酸通风沉淀法(冷酸通风处理法):糖蜜加水稀释到500Bx;加入0.2~0.3%浓硫酸,通入压缩空气1h;静置澄清8h,取上清液。
加热加酸沉淀法(热酸通风沉淀法):糖蜜加水稀释到40%;加适量硫酸调节pH值到4~4.5;放入澄清槽加热至80~90℃,通风30min;保温 70~80℃;8~12 小时,取上清液。
添加絮凝剂澄清处理法:糖蜜稀释至30~40 B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