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 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班级 地质0801 姓 名 万忠焱 学 号 题 目 西藏革吉亚卓铜多金属矿普查设计 题目类型 应用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
1、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铜矿约为3.5-5.7亿吨,其中斑岩铜矿约占全部铜矿的76%,南美洲的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探明铜金属储量达1.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4[1]。当然,全球的铜矿储存量很大的同时,全球的铜矿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据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矿山铜金属产量1553.2万吨,却仅能满足世界冶炼需求的84%。[2]
近年来,随着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铜矿消费增增加,世界铜消费呈增长态势。2008年世界铜消费量达1816万吨,较上年增长0.9%,同时铜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而精炼铜生产与消费又在扩张,导致世界铜精矿库存量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我国铜工业产业链非常脆弱的,资源的开发挖掘不能满足冶炼发展的需要,而冶炼产品又不能满足精炼铜的消费需要,因而在我国整个铜矿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供需差距。换言之,大规模利用国外资源才能保证我国铜工业的蓬勃发展及精炼铜消费的快速扩张。
在中国共有铜矿区974个,保有铜储量(金属量)1941.86万吨,基础储量3083.71万吨,分别占同年世界铜储量(34000万吨)的5.70%和储量基础(65000万吨)的4.75%。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这8省的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76.40% 中国铜矿资源
共伴生矿多,品位低。我国共伴生铜矿所占比例72.9%,单一矿仅占27%。铜矿储量的平均品位为0.87%,在大型矿床中,品位>1%的铜储量仅占13.2%。我国斑岩铜矿床的平均品位为0.55%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平均品位0.5-1%
适合斑岩型铜矿少,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受到限制。 (4)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差,。 总体,我国铜矿资源在数量和品位等方面国际竞争力低,铜资源特别是富铜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自1999年以来,国投入开展战略性矿产的预查和普查找矿工作近年来我国铜矿的资源量增加较多,新发现了一批矿产地。初步形成了东天山、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等3条大型铜矿带。
地热地质大队地质勘查资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资质证号为:01200811100679号,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工程、环境勘查甲级资质,为取得合法资格的正规勘查队伍。
此次勘察目的是为了寻找具备开发前景的铜矿产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经我队技术管理部门研究决定,在2010—2011年开展的西藏自治区革吉县亚卓铜多金属矿预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普查工作。通过较系统的地表地质工作,结合少量的山地工程(槽探)揭露,大致控制矿点或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大致查明矿石质量和加工利用可能性,顺便了解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概略研究,估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等,并在必要是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尚昆,安翠娟,董国明,杨丹,王燕东.我国铜矿资源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J]. 中国矿业. 2011(10):9-12
[2] 陈甲斌.全球铜资源状况及未来五年中国铜资源战略[J]. 江苏地质. 2006(04):314-320
[3]戴自希,白冶,吴初国,等.中国西部和毗邻国家铜金找矿潜力的对比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05).9-10
[4] 陈甲斌.中国铜产业链结构状况与调整[J]. 世界有色金属 2006.(05).6-9
[5] 曹异生.世界铜资源开发与我国海外办铜矿展望[J]. 中国金属通报. 2006(08).5-10
[6] 李国荣,王骏.世界铜资源贸易现状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04).35-39
[7] 殷俐娟.中国铜资源现状及可持续供应对策[J]. 国土资源. 2003(05).61
[8] 冯治安,焦莹.国内外及白银有色集团铜资源形势分析[J]. 甘肃冶金. 2010(03).176-178
[9] 马金平.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J]. 中国矿业. 2007(12).8-11
[10] 张苺. 我国铜资源及开发[J]. 中国有色金属. 2008(23).52-53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部署
1、主要工作(设计)内容
在参加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承担的革吉县亚卓铜矿预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