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药房药物咨询统计分析 关键词:中药;药物咨询;药学服务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1.048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1-0097-02 为提升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损害发生率,本院在门诊中药房设立用药咨询窗口,由经验丰富的主管以上职称中药师主持,向医师、护士、患者提供有关药物使用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以及配伍禁忌和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等,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本院2011年用药咨询窗口记录88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统计 统计资料来源于本院2011年中药房咨询窗口记录表,共计880份。对表中记录的咨询者身份、年龄及咨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2.1 咨询者身份与年龄 身份包括患者859例(97.6%),医生21人(2.4%);年龄包括20岁以下39人 (4.1%),20~40岁198人(22.5%),40岁以上643人(73.4%)。来本院中药房咨询的以40岁以上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因大多患有慢性病,病程较长,对个人健康非常关注,对中医中药较认可,希望多了解中医中药相关知识,所以咨询的内容也比较详细。 2.2 咨询内容分类统计(见表1) 2.2.1 汤剂煎煮方法 药材的煎煮是否得当是影响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虽然本院对每位患者提供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说明书,对煎药的用具、用水、时间等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对有些需特殊处理的药材,如先煎、后下、包煎、打碎、烊化、冲服等单独另包并注明煎服方法,外用的药物在发药时特别交待,但这类问题仍然是咨询内容中最多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读不懂说明书,如不理解“文火”和“武火”的概念;对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需烊化后服用的,烊化工序如何操作弄不明白。对此,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告知不同煎煮时间的重要性。 2.2.2 服药方法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们告知中药有温服、热服、顿服、频服和含服等许多不同的服药方法,并注意服药时间,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即8-10时和14-15时,在该时间内服用可提高药物的吸收度。 另外,汤剂是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但因味苦难以入口,使不少患者望而生畏,尤其对初次服用的年轻人及久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讲,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对此,我们给患者介绍一些减轻中药汤剂苦味的技巧:首先消除畏惧心理,正视汤剂的苦味;其次,注意汤药的温度,服用中药汤剂味觉最好的温度,在初春、深秋或冬季时为42 ℃左右(人感到药液稍温热),暮春、早秋或夏季时为34 ℃左右(人感到药液稍清凉)为宜。服用温度掌握得当,既可防止药液烫嘴,又可解决汤剂苦味艰涩之偏;第三,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且舌根部对苦味最敏感,因而服用苦味汤剂时,不能象喝茶那样慢慢品用。服药时要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尽快喝入咽下,力求干净利落以减少药汁在舌根部停留的时间,随后用清水漱口。 2.2.3 药价与医保 按我国现行医保政策规定,一些滋补类中药必须是复方配伍时才能报销,我们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这一政策,尽可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2009以来,由于气候原因及游资炒作,中药材经历几番暴涨,这引起一些老患者的埋怨。我们详细解释药价昂贵背后的原因,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告知一些药品的市场供求紧张、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建议医生尽量用同类功效药品替代,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2.2.4 用药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饮食禁忌。其中患者咨询居多是服药的饮食禁忌。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据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寒性疾病应忌食生冷寒性食物,热性病应忌食辛热助阳之品。如服人参时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皮肤病患者应忌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其次,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自服滋补类中药现象常见。对此,我们告诫要辨证使用,千万不可盲目滋补。如鹿茸及鹿角制品有补精填髓之功,但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热有痰以及外感热病者忌服,否则可能发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等不良后果。 2.2.5 使用剂量 一般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随意加大剂量和长期服用,但同一种中药,不同剂量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如大黄粉口服0.39 g以下有止泻作用,1~5 g有致泻作用[1]。近年来,有报道大剂量单味中药和长期用药后引起的毒性反应,如何首乌致肝脏损害[2-3]。因此,我们告诫患者“是药三分毒”,服用中药也需要控制其用量和疗程,对长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