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份遗嘱和它们的最后驿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00份遗嘱和它们的最后驿站   秘密总被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陈凯提着一只带锁的手提箱,皮鞋击打地面的声响,不断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在北京顺义的这座整日灯火通明的建筑里,37岁的青年律师穿过一条十几米长的走廊,穿过一列列矗立着的双层铁柜――那些标着编号的巨大铁柜,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仿佛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城堡。   过去的一年里,陈凯多次与同事一起来到这里――按照规定,进入此地必须两人同行。2013年,他们开始在这里为7000个生者,保存他们死后的秘密:他们的财产、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话语,都会浓缩为几张纸,封存于铁皮柜中。   陈凯打开一个铁柜,将手提箱里的文件放进码好的文件夹。这些秘密已经被编上编号,和别人的秘密挨挨挤挤地收归档案袋,静静地躺在柜子深处。   当某一天柜门再次打开,它们会被从封存中唤醒,来讲述主人的最后一段故事――那是他们生前面对死亡的准备,也是他们关于身后一切的抉择。   这些秘密被称作:遗嘱。 遗嘱走进金色小巷   年过古稀的赵初年走进中华遗嘱库登记中心的密室里,他平静地望向摄像机,一字一句念出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话语――他有三个孩子,而他决定在死后将房产和存款留给其中两个。   2014年10月,这段尘封了480多天的影像第一次在赵家的三兄弟面前播放――这是父亲死亡前留给他们的最后影像。   屏幕前,未能得到财产的大儿子竭力保持着礼貌与克制。他紧锁眉头,把能想到的问题都问了一遍。父亲的死亡,一度给这个家庭留下悬念――直到如今,他才知道答案,父亲早已背着兄弟三人立了这份遗嘱,而身为长子,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他将父亲的遗嘱拿在手里,纸上的字迹正是出自父亲那只颤颤巍巍的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几乎失去了写字的力气,但遗嘱里歪歪扭扭的字迹却与留在影像里的内容一模一样。   他无法辩驳,只觉得父亲不公。直到他的两兄弟表示愿意每人拿出五万块钱给他做补偿,也是替父亲为他留下些许慰藉。   这是尘封在遗嘱库里第五个被重新打开的故事……而铁皮柜里剩下的7000多个尘封在文件夹里,故事也大都涉及这样的家庭财产继承与分配。而这些故事的主人,也都曾像赵初年生前一样,走进遗嘱库登记中心的那间密室。   与北京顺义神秘而封闭的遗嘱保管库不同,中华遗嘱库的登记中心设在老北京腹地西交民巷的一间平房里,在这里立好的遗嘱最终都将送到顺义的保管库中。   当秋天将银杏树染成金色,古老的巷子依然被京城最浓郁的生活气息覆盖着。街坊聚在小巷里打牌、闲聊。如今来打听遗嘱登记的人多了,只“遗嘱库”三个字一出口,大家就会抬手一指,“喏,往后走”。   遗嘱库建立一年多以来,已有超过一万名老人,带着他们的遗嘱一起走进这条长满银杏的小巷。对于他们来说,立遗嘱的过程有些繁琐:   他们先要提交申请表,然后按照预约时间前往遗嘱库办理遗嘱咨询和起草,之后接受精神鉴定,确认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后,才能进到屋子里面抄写遗嘱。最后,他们还必须走进密室,在工作人员和见证人的见证下,对着镜头把自己所写的遗嘱清清楚楚地读上一遍。   立遗嘱的过程一般要历时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老人们却将它视为人生中一场重要的仪式――有的老人特意在面对镜头的那一天穿得整整齐齐;有些老人则会在读完遗嘱之后,请求工作人员为他们拍照留念。   就像赵初年的“秘密”一样,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些影像和遗嘱将一起被锁进遗嘱库的铁柜。直到未来的某一天,铁柜再次开启,它们将宣誓主人最后的嘱托与尊严。 房子值钱,人心就复杂了   76岁的王兴兰知道自己的遗嘱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后人打开。在2014年9月17号的一大早,她走进这条金色的小巷,开始将自己的“秘密”封存进遗嘱库的铁柜。这个有些“潮”的老太太,随身配着两个手机――用“小米”打电话,用iPhone打游戏。   她只有一个闺女,自然也从未想过立什么遗嘱。直到某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律师陈凯讲述遗产纷争的故事:一位老人去世后,女婿却开始与女儿争夺老人留下的房产。   “嗬,你别以为独生子女就能继承全部财产!”跟闺女长谈一次后,老太太来到西交民巷领走了一张登记表。她曾权衡良久,最终决定把房子留给自己的外孙,然后潇洒过完人生,“再也没什么事好牵挂的了”。   很多老人都是在陈凯不遗余力的宣传中嗅到了家庭暗藏的危机。从业十三年来,陈凯听过太多家庭的悲欢:儿子去世后,公婆因房产跟儿媳对簿公堂;夫妻双亡,娘家与婆家争夺孩子抚养权;老人留了六份遗嘱,三姐弟争执不休闹上公堂……   王兴兰一边审视着手里的登记单,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房子在自己手里总不能飞了吧?但这感情可是说没就没了的。” 她脸色一凝,开始提醒身边陪老人来的中年女人们:“你们都该留个心眼儿,总不能我们老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