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普遍缺失的六大职业化.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丹牛]职场人普遍缺失的六大职业化?楼主#更多发布于:2016-05-16 15:01[热门话题]?选出心中banner之最,赢取设计机会[每日一瞧]?四月份的订单如何,业绩又有多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智锐,大家一般叫我丹牛因为我的英文名字就是Daniel,我在2005年的时候毕业于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参加工作十一年,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我任职于一家中国500强制造企业,曾经担任独立核算的海外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驻守墨西哥两年;后半段自主创业至今。?今天的题目是职场人普遍缺失的职业化,或许你会觉得奇怪,作为一个职场人,为什么会连貌似最基本的职业化都不具备呢?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是一个故事可能大家之前有听说过,说是一个有着25年工作经验的人去找老板要求涨薪,老板不同意,这个人觉得很不可理喻,说老子在你这里干了25年有这么丰富的工作经验你不给我涨薪反而给那些工作了三五年的人涨薪,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老板回答了,说:你不是有25年的工作经验,而是一套工作经验用了25年。??是的同学们,我一直都说大学实际上只是打基础的,毕业后参加工作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尤其是进了政府单位国家事业单位的人来说,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我们看一眼对方,基本就能判断对方这一辈子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不管你当初读的是什么学校,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他们实际上缺乏了独立思考和持续进步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存在两套评价人的标准,一套按照学校,一套按照能力?按照【学校】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 A 标准)大约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到,学校越好评价越高,然而这套标准一般会用于判断应届毕业生??而在按照【能力】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 B 标准)中,学校的分布大约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点:?1. 不管哪个学历层面的人,都有可能达到食物链的顶端,这个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有关系。?2. 再差的985学校毕业的人,其能力都要高于二本学校毕业的人的平均能力。也就是说,学历其实决定了能力的下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本身大学录取就是一次筛选的过程,并不是牛逼大学毕业的人就比较牛逼,而是本来就比较牛逼的人会更容易进入牛逼的大学。??说到这里我插一句话,曾经社会上流行着有一种读书无用论,老喜欢举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的例子,又或者李嘉诚只有小学学历的例子,但实际上会流传或者相信这种例子的人都是脑残,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这种极端的例子而忽略了其他千千万万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到底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个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理论,而实际上从数据显示,不管是就业率还是社会贡献率,高学历的人往往都要高于低学历的人。??但是,不知道大家又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学历就像是一张火车票,博士是软卧,硕士是软座,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是的就例如我之前任职的500强企业,加拿大海归的同事,他们的基本工资,仅仅只是比本科毕业的人多了200块钱而已。因为在公司的眼中,不管明面上对你多好,实际上所有的员工都只分为两类:有用的,没用的。?有用的员工,要考虑怎么变得更有用,没用的员工,要考虑怎么把他扫地出门。不能怪这种想法太过于赤裸裸,毕竟公司是个商业集合体不是?所以,作为老板,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必须要考虑重要因素,例如:你的基本工资是10000元/月,你的提成系数是3%,公司毛利率是20%,那么你得至少带来多少销量的订单才能使公司在你身上的投入实现收支平衡???X*0.2=10000+X*0.03,X=58823.53元。??这个5万八千八,就是你必须至少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而这个就是人们普遍缺乏的第一个职业化:不懂得用投资回报率去剖析自身的价值。??投资回报率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商业素养,具体定义我就不说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请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算过从小学到大学本科,父母花费在教育上的投入大概是多少?这样的话,我们毕业后的工作月薪得至少维持在哪个水平,才能够在扣除日常开支后维持一个正常的“投资回报率”以便我们能够在多少年以后收回曾经的教育投入?又或者说,当我们面领着考研究生还是就业这个选择时,有没有考虑假如我们选择考研的话,这部分额外的教育投入会不会在未来带来更高的月薪盈余,也就是说更高的一个投资回报率???再举一个例子,我的师父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公司的某个中高层有一天跟他说:老板,我最近刚刚结婚,又买了房子,经济比较困难,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不够钱花了,所以想涨工资,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是不是?就好像我毕业时候找工作,企业问我为什么要求这个薪金,我说扣除基本的房租、水电、饮食、应酬,我就需要这个价格。?然而我师父的回答是:假如你经济有困难,我私人可以借钱给你。但是涨工资不行,因为公司是个商业集合体,涨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