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矜庄到争讼_君子矜而不争_辨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9 · 由矜庄到争讼 ———“君子矜而不争”辨义 曾  海  军   《论语》中一句“君子矜而不争”,留给今人一个保持端庄而远离争斗的君子形象 。但实际上 ,已 经有学者注意到 ,这里的“矜”不宜作“端庄”解 ,与今天所使用的“矜持”之义 , 尚有比较大的距离 。 不过 ,已有的分析还多有不尽人意之处 ,尤其是未能将“矜”与“庄”的思想脉络揭示得清楚 。本文打 算再由“矜而 不 争”入 手 , 联 系 到 儒 家 文 本 中 的 相 关 语 录 , 进 一 步 揭 示 出 由 矜 庄 到 争 讼 的 思 想 脉络 。 一 、“君子矜而不争”   “君子矜而不争”出现在《论语 ·卫灵公》篇中 ,后面接着是“群而不党”。“群而不党”好理解 , “党”是儒家一贯反对的行为 《, 论语集注补正述疏》曰 “: 《洪范》云 ‘: 无偏无党 , 王道荡荡 。’《晋语》 云 ‘: 仁人不党 。’僖九年《左传》云 ‘: 亡人无党 ,有党必有仇 。’故曰君子不党 ,盖从古如斯也 。”( 引自 程树德《: 论语集释》,中华书局 ,1990 年 ,第 1104 页 。以下凡引此书 ,仅注页码)“党”大概就是出于 私意而聚集 ,与今天使用的意思似乎不大相同 。一般意义上的群居不一定就出自私意 ,也可能是君 子之间以道相聚 ,但毕竟没有排除私意而似党 ,故君子戒之 。皇侃《义疏》引江熙云 “: 君子以道相 聚 ,聚则为群 ,群则似党 ,群居所以切磋成德 ,非于私也 。”( 第 1104 页) 与此相比 “, 矜而不争”的意思 就要曲折得多 ,不但因为“争”并非像“党”一样为儒家所严格反对 ,而且还出于“矜”的涵义要比“群” 来得复杂得多 。与《论语》中的这一表达恰恰相反 《, 荀子》则谓“不矜矣 ,夫故天下不与争能而致善 用其功”《( 君子篇》) 。一会儿是“矜而不争”,一会儿又是“不矜”而“不与争”,如果不是说明“矜”的 涵义十分复杂 ,难道还是圣人的经典要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么 ? “矜”,汉人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曰 “: 矛柄也 。从矛今声 。”宋人徐铉曰 “: 居陵切 。又巨巾切 。”① 如果“矛柄”是其本义 ,那么如何获得诸多引申义 ,大概还是一桩悬案 。因“矜”的一个基本引申义是 “怜”,而“怜”却是从令声 ,分歧就从这里产生了 。清人段玉裁将许慎所云“从矛今声”订正为“从矛 令声”,他对此做出了详细的注解 : 矛柄也 。方言曰 :矛 ,其柄谓之矝 。释名曰 : 矛 ,冒也 。刃下冒矝也 。 ??矝本谓矛柄 ,故 字从矛 。引申为戈柄 ,故过秦论棘矝即柄 。字从令声 。令声古音在真部 ,故古假矝为怜 。毛诗 鸿鴈传曰 :矝 ,怜也 。言假借也 。释言曰 : 矝 ,苦也 。其义一也 。若矝夸 、矝持 、矝式 。无羊 ( 有 学者改为“公羊”,错 ,应是诗经小雅中的无羊 。 ———引者案) 传 : 矝矝 ,以言坚强 。苑柳传 : 矝 , 危也 。皆自矛柄之义引申之 。盖矛柄冣长 ,直立于地 。坶誓曰 : 偁尔戈 ,立尔矛 。此谓戈柄短 , 矛柄长也 。故诸义皆由是引申 。从矛令声 。各本篆作矜 ,解云今声 ,今依汉石经论语 、溧水校 官碑 、魏受禅表皆作矝正之 。毛诗与天臻民旬填等字韵 ,读如邻 。古音也 。汉韦玄成戒子孙诗 始韵心 。晋张华女史箴 、潘岳哀永逝文始入蒸韵 。由是巨巾一反仅见方言注 、过秦论李注 、广 ① [ 汉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 年 ,第 300 页 。 ·120 · 《中国哲学史》2009 年第 1 期 韵十七真 ,而他义则皆入蒸韵 ,今音之大变于古也 。矛柄之字改而为 ,云古作矜 。他义字亦皆 作矜 ,从今声 。又古今字形之大变也 。徐铉曰 :居陵切 。又巨巾切 。此不达其原委之言也 。① 指出“矜”是从“令声”相当重要 ,遍观先秦典籍中出现的“矜”字 ,多与一基本假借义“怜”相关 。 如《诗经》中的“爰及矜人 ,哀此鳏寡”《( 小雅 ·鸿雁》) “, 视彼骄人 ,矜此劳人”《( 小雅 ·巷伯》) 《, 礼 记》中的“矜而赦之”《( 檀弓》) “, 嘉善而矜不能”《( 中庸》) 《, 尚书》中的“天矜于民”《( 泰誓》) ,等等 , 都是“怜”“, 惜”一类涵义 《, 论语》中的“君子尊贤而容众 ,嘉善而矜不能”“, 如得其情 , 则哀矜而勿 喜”《( 子张》) 亦同 。《尔雅 ·释训》有“矜怜”一语 ,又释“卤 、矜 、咸 ,苦也”《( 释言》) ,郭注云 “: 可矜怜 者亦辛苦”②。“苦”与“怜”本是一义 ,如上引段注所云 。《小尔雅》亦云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