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加剧 生产的集中 资本的集中 垄断组织产生 到一定 程度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垄断的形成 2、大企业为了保证高额利润,降低风险。 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重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需要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生产社会化趋势 美国出现了摩根、库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顿、克利夫兰等 “八大财团”,这八大财团控制了美国经济命脉。此外,卡内基的钢铁公司,亨利·福特的汽车公司,等等,都是同行业的垄断组织。 日本出现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 “四大财阀”,法国出现了“二百家族”,德国也出现了电业总公司、西门子电气等垄断性大企业。 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1873年,控制了克利夫兰80%的炼油能力,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通过提高效率、科技进步和兼并,在19世纪末掌握了美国石油产量的90%以上,下辖四十个子公司。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石油帝国。 洛克菲勒与铁路巨头签署秘密合同和协议,把从原油产地运往炼油中心的运费提高一倍;但是洛克菲勒公司的炼油厂享受运费折扣。其他的石油开采商和小炼油厂则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并入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此外,洛克菲勒还雇人用巨炮轰击不愿意被自己吞并的炼油厂。 2、方式: (1)、大企业的联合 (2)、吞并、暴力、欺诈 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间的联合,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者。1870年,他们共同创建了一家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标准石油公司 。 美孚石油公司的惯例是,没有共识前不采取任何重要行动。垄断组织必须仰赖各组成单位的有效经营才得以顺利运作,因此,各分公司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总部也有相对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建立在对各单位有好处的基础上。 美孚石油公司的特点是,愿意投资于新科技;时常关心生产成本;高度重视产品的营销;成功地在一个团结一心的机构里综合了行业内的广泛机能,从井口的生产到给顾客的最终送货。 3、垄断组织的影响。 (1)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给我们最大帮助的,就是华盛顿的国务院。我们的大使、公使和领事们协助我们开辟了通往新的市场的道路,这种市场一直伸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 ——洛克菲勒:《回忆随笔》 (2)、渗入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如影响国会。 19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大举向西欧和中国扩大海外市场,美国的工艺已使标准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的产品,因而标准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 在中国,标准公司免费送掉几百万盏廉价的油灯,以使中国人购买和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场从欧洲扩展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3)、推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4、垄断组织的实质 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三)经济结构---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新兴工业兴起,以重工业为主导; (四)经济格局——美德经济领先,英法相对缓慢; (五)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欧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输出、国际贸易、殖民扩张。 (1)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经济联系。 五、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表现 (1)贸易额增长;(2)国际分工明显; (3)经济联系加强; 1、条件: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3、特点:以欧美工业国主导; (1)、对西方工业国家: 近代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为西方新兴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原料、利润丰厚的投资场所,推动了西方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最终确立。 4、影响 (2)对亚非拉: 尽管世界市场是建立掠夺亚非拉地区的基础上,是个不平等的市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3)、对世界而言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整个世界逐步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材料1:1952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间,伦敦上空出现强酸性、高浓度的硫酸雾。司机看不到前方的行人,演艺场馆和美术馆内“观众看不见舞台”。烟雾进入诸多民宅,人人眼痛、鼻痛且咳嗽不止。大烟雾期间总计死亡4000余人。另有诸多老人和儿童为慢性病患者。其后数周又有8000余人死亡,合计死者数达12000人以上,成为罕见的大惨案。 工业革命之思 材料2:1962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