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4 结论 (1)锚注加固结构由锚注加固作用范围内的组合拱结构,锚注加固作用范围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破裂岩体,以及破碎范围外处于高应力状态的完整岩体组成。 三部分共同组成巷道支护结构的承载圈,锚注加固作用形成的组合拱结构是其中的关键承载圈,它为深部破裂岩体提供径向约束,为深部破裂岩体应力强化特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4.4 结论 (2)锚注加固改善了破裂岩体的物理与力学状态,改变了加固范围内岩体峰后承载和变形特性,组成的多层组合拱结构。 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稳定的结构性、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强的让压和抗变形能力,有效阻止了围岩深部塑性区的发展。 (3)锚注加固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远高于普通支护结构和锚注结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 说明锚注加固结构可对深部破裂围岩提供高应力的结构性约束,使破裂岩体发挥应力强化特性,成为支护结构的有效承载体。 (2)在软岩动压巷道中的应用 ——新掘类巷道 (3)在软岩地层水仓中的应用 ——新掘类巷道 (4)在软岩硐室工程中的应用 ——新掘类巷道 (4)在软岩硐室工程中的应用 (4)在软岩硐室工程中的应用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1)注浆方式 2)浆液材料 3)控制参数 4)注浆时间 5)注浆方法 6)注浆顺序 7)注浆效果的评价 8)施工注意事项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1)注浆方式 单液注浆:以单一胶凝材料配置的浆液为主。 为改变浆液的性质,有时在浆液中添加改性剂,如由两种配合料构成的水泥-水玻璃浆液。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2)浆液材料 水泥浆一般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可根据用途水泥浆液中可掺入一定掺合料,如: 砂、粘性土(塑性指数高、粘性颗粒含量高)、粉煤灰(烧失量小、细度不低于水泥)、水玻璃(模数 2.4~3,SiO2 克分子数/Na2O克分子数,浓度30~45)。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2)浆液材料 另常加入一些改性剂,以改善浆液性能,主要改性剂有: 悬浮剂:使水泥颗粒长时间悬浮不沉淀; 分散剂:降低水泥浆液粘度; 速凝剂和缓凝剂:如3~5%的水玻璃; 膨胀剂:解决析水与收缩、结石率小于1的问题; 防析水剂; 加气剂等。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3)控制参数 注浆压力:根据岩石破碎程度,可采用重力灌浆至压力灌浆,锚注一般注浆压力在0.5~3.0 MPa。 扩散半径:采用经验法。 锚注方法的扩散半径不应当完全按渗透半径来确定。因为岩石越破碎(虽然扩散半径大),越需要加固。 如果渗透半径小而岩石变形大(岩性软),就需要提高浆液的渗透能力或注浆压力。 一般扩散半径和锚杆布置一致,或略微调整。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4)注浆时间 因为锚注支护是联合支护,注浆一般滞后于锚杆施工,即相当于二次支护。因此,支护时间是锚注支护的重要参数。 不能过早:影响前方正常各种程序、要求较高的性能以适应高应力和较大的变形; 不能过迟:洞室变形过大再行支护就失去意义。 确定方法:原则上保证注浆后的岩体能适应后续变形量。可通过前后两种支护能力的比较确定后续变形量的比例关系,结合施工速度确定注浆时间。 简易确定方法可由变形曲线的最大曲率附近的时间。一般在1个月(20~60 d)左右时间。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5)注浆方法 注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充填注浆:喷射混凝土后,钻孔、安短注浆管、对壁后注浆; 二是渗透注浆:用于裂隙岩体的注浆加固。 对裂隙岩体的注浆有两种方法: 一是单独注浆,指在锚喷施工以后,单独采用钻孔注浆的方法; 一是注浆锚杆注浆,即以钢管为锚杆,又兼作注浆管。 注浆锚杆注浆程序: 工作面钻锚杆孔→安带跑浆孔的锚杆管(6//钢管两端分别有螺纹或钻跑浆孔→用树脂或水泥卷固结锚杆→锚固(托盘、螺帽)→保护锚管使其在注浆时可连接注浆软管。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6)注浆顺序 长度方向:一般采用挤密式注浆,即: 先分区,后加密,先外围,后内部。 纵向(立面方向):下行式或上行式。 下行式:可增加下部位进浆机会; 上行式:避免浆液无过多扩散。 局部先行:用以先在容易漏浆的地方封闭堵浆。 重复注浆:为提高注浆效果,可采用加密钻孔,重复注浆方法。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7)注浆效果的评价 浆液注入量:注入量越大,加固效果越明显。因此,要设法使浆液充分扩散至设计范围内。 注浆压力:到达设计注浆压力值应有足够的浆液注入量。单独的注浆压力还不说明问题,充分考虑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时间与注浆扩散半径间的关系。 浆液渗出:浆液渗出情况是判断浆液流动与扩散范围、进入裂隙状况的重要依据。 钻孔测量:钻孔窥视、压水测量、岩样质量检查等。 综合物探:地质雷达、超声波等方法探测。 7.5 锚注支护施工问题 8)施工注意事项 保证施工顺畅的重要条件:是浆液流动与施工密切配合(浆液稳定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