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同点:均为四级: gravel砾石、sand 砂粒、silt粉粒和clay黏粒。 二、各级土粒的组成和性质 土粒成分既继承了岩石和母质的特点,又有别于母质. 包含了生物活动的产物; 反映了地区水、热条件带来的物质迁移、转化和富集特点。 3、各级土粒的基本特征 砾石和砂粒(0.02mm) 风化碎屑,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不能充分反映土壤形成条件; 特性:粒径大,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和粘结性;养分释放慢,有效养分缺乏;土粒表面吸湿性和吸肥性很小。粒间孔隙大,透水、排水快;胀缩性小;易溶性养分亦随水流失。因此,砾石和砂粒对水热缺乏保存和调节能力;保水性极差,热容量小而保温能力也很差。 功能:构成土体的粗骨架和大孔隙,使土体具有良好通透性,为根系插入与深扎、空气与水进入土体提供方便通道,通过水分入渗传导热量; 砾石和砂粒含量高的土壤易冷易热,易干易湿,容易受到污染。 土壤侵蚀得只剩下砾石和砂粒,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指标。如山区“石山化”,平原“沙漠化”等。 粉(砂)粒(0.02-0.002mm) 颗粒大小介于黏粒和砂粒之间;岩石矿物物理风化的极限产物;矿物成分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 特性 很多性质介于黏粒和砂粒之间,只有微弱的可塑性、胀缩性和毛管力;粘结力在湿时明显,干时微弱。 粉粒很容易进一步风化,是土壤养料的潜在供应力,这与其矿物组成有一定关系。 粉粒含量高的土壤往往是地区性水土流失和干旱威胁的内在原因。 土壤含有适量粉粒,对黏土来说有利于“化块”,促进大土块分裂,形成较小土团;对沙土而言能增加其保水、保肥和保温能力。 黏粒(0.002mm) 颗粒细小,是矿物化学风化的产物,也可能是土壤溶液中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矿物质成分与原来母质有所不同,属于次生矿物。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含量比砂粒和粉粒要少得多。 功能 黏粒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新生产物,是土壤胶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类型和性质能反映出土壤形成的条件和作用。 特性 黏粒细,比表面积大,粒间孔隙很小,其中的水分难于移动;1μm的细孔,微生物无法进入生存,基本失去孔隙的意义; 表面吸湿性强,有显著毛管作用和强烈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点;有较强的持水性能,透水缓慢,排水困难,透气不畅; 黏粒有很强的粘结性、可塑性等,黏粒相互粘结形成土壤团聚体、土团或土块,干时土块易于龟裂,遇水分散。 微细的黏粒还有胶体特征,能吸附养料; 含黏粒多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有效养分储量较多。 测定方法 首先把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取粒径小于2mm的组分,去掉有机质,充分分散(加分散剂) 过筛和沉降 直径大于0.05~0.02mm的部分用过筛的方法区分 直径小于0.05~0.02mm的部分用沉降的方法确定 国际制International system 美国制Amarican system Triangular graph (三角图) 2、质地的定性确定 ——凭手接触的感觉,搓条法等 取少量土样,加适量水湿润,然后放在手上,用手来回搓,搓至均匀能检测为度。 砂土:握时成团,放开松散,不能搓成条。 砂壤土:搓条时只能搓成大于3毫米的短条。 轻壤土:搓成大于3毫米细条,但容易断裂。 中壤土:能搓成完整细条,弯曲时易断裂。 重壤土:土能搓成完整细条,弯曲成圆圈时有裂缝。 黏 土:能搓成完整细条,能弯曲成圆圈。 Concept of soil structure 土壤结构是土粒相互之间的结合状态,有不同大小和形状。 个体内部的小孔隙和个体之间的大孔隙同时存在于土层而发挥其调控水、气流通和保持的作用。 土壤结构通过孔隙调配达到水分与空气及热量的同时存储。 土壤结构体Soil structural unit (soil configuration) 土粒在胶结物(有机质、碳酸钙、氧化铁)的作用下,相互团聚在一起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团。 块状结构 Cloddy structure (blocky) 形状:立方体型,纵轴和横轴大体相等,边面不明显,内部紧实。产生条件:熟化度较低的表层土壤或缺乏有机质而黏重的底土多为块状结构。大小划分:大块状结构,直径10cm;小块状结构直径5~10cm。 棱柱状结构Primatic structure 形状:同柱状结构,棱角尖锐明显,横断面略呈三角形。 产生条件:黏重土壤的底土,由于干湿交替频繁形成棱柱状结构。 大小划分:大棱柱状结构,5cm;棱柱状结构,3~5cm;小棱柱状结构,3cm。 片状、板状结构Platy structure 形 状:横轴远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
- 历史第20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_课件2(岳麓版必修二)(免费阅读).ppt
-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必威体育精装版).ppt
- 历史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岳麓版必修二)(免费阅读).ppt
- 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免费阅读).ppt
- 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11(新人教版必修一)(免费阅读).ppt
- 历史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ppt
- 历史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4(岳麓版必修一)(免费阅读).ppt
- 历史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2(岳麓版必修二).ppt
-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免费阅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