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美国与中国抗日战争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美国与中国抗日战争 一、从避免卷入中日冲突到援华抗日 (一)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其转变 1933年3月,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入主白宫。罗斯福政府明显具有姑息日本侵略扩张的色彩。 鉴于日本在侵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美英利益威胁越来越大,罗斯福政府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1)12月15日,美国宣布给中国贷款2500万美元,用于在美国购买非军用物资,中国以桐油偿还。“桐油贷款”是中国抗战以来获得的第一笔美国贷款,标志着美国东亚政策开始发生微秒变化。 2)1939年7月26日,美国通知日本,日美通商航行条约半年后到期不再续订,给日本很大震动。 3)1940年3月,美国又向中国贷款2000万美元,中国以滇锡偿还。 4)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发表“大东亚共荣圈”的声明。9月27日,德日意三国缔结同盟条约,矛头直指美国。9月25日,美国宣布贷给中国2500万美元,以钨砂偿还。第二天,美国又宣布对日禁运废钢铁。 5)1940年11月30日,日本承认南京汪伪政权,美国同时宣布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和50架新式战斗机,并允许美国人去中国充当自愿飞行员。 6)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罗斯福总统把中国列为受援国之一。由此可见,随着日本侵华步伐加快,日本与德意的结盟,美国逐渐放弃了在中日间寻求平衡的政策,而倾向于援助中国,“以华制日”。 (二)?? 关于远东慕尼黑阴谋 从1940年11月到1941年4月,日美双方的民间代表在双方首都进行了多次会谈。这一会谈得到了双方政府的默许和鼓励。 1941年4月9日抛出“美日谅解方案”,作为两国官方代表谈判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美国督促蒋介石与日本谈判,并与汪伪组成联合政府;日本以非武力的自由地获得南太平洋地区的自然资源,日本同意从中国撤出部分军队,恢复门户开放。 日美双方正式会谈后,由于双方条件相差大,难以达成协议。 他们认为,美国的远东政策在本质上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张伯伦对德绥靖妥协,是当时英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方针和基础;罗斯福的对日绥靖政策,则是产生于“先欧后亚”战略方针下的策略。 其次,张伯伦与德国谈判,最后签订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协定。罗斯福在1941年美日谈判中,并非一味妥协退让,而是执行的同遏制措施相配合的一种软硬兼施的“又拖又挡”的政策。 最后,张伯伦幻象通过慕尼黑协定缔造“一代人的和平”,而罗斯福在和谈中并不存在这一幻想,他一直准备着日本发动战争。11月26日,赫尔向日本方面提出了《美日协定基本纲要》,又称“赫尔备忘录”,态度非常强硬。 由此可见,美国在谈判中在根本问题上没有作出慕尼黑式的让步,整个美国对日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绥靖的色彩日益减弱,强硬的趋向不断明显。日本见通过谈判不能达成要求,便袭击了美国珍珠港。 (三)?? 美国的援华抗日 美国还派遣各种军事代表团,集训国民党各种军事人员。1942年3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美国一方面设法打通滇缅路,向中国运送租借物资,另一方面则开辟了从印度北部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运输线,即“驼峰运输线”。美国对华财政援助也增多。1942年3月21日,中美签订财政贷款5亿美元。6月2日,中美签订租借协定。 ? 美国在政治层面作出了一系列抬高中国地位的姿态: 1943年1月11日,美中签订新约,美国放弃了以往从中国攫取的种种特权,如治外法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管理租界权等。 1943年底,在罗斯福的督促下,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废除1882-1913年间制定的一系列排华法,给予中国移民与其他国家移民一样平等的入境限额。 1943年10月30日,美国坚持让中国参加《中苏美英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从而把中国抬举为四强之一。11月22日-26日,罗斯福邀请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保证盟国将联合打败日本,美国支持中国战后作为四强之一参加国际组织,中美战时合作达到了高峰。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美关系 (一)??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中共苏维埃政权1936年开始要求美国记者Edgar P. Snow, Agnes Smedley, Anna Louis Strong 等访问延安及陕甘宁边区。 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与美国官员和记者的接触中,多次表示欢迎美方派代表团访问延安和敌后解放区。 戴维斯(John Davies)、谢伟斯(John Service)等多次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要求美国政府加强与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合作,派代表团访问延安。罗斯福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在1944年2-4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他同意美方派代表团去解放区,但均遭到拒绝。 1944年6月,美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