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地老虎 1.成虫 体长14—19mm,翅展32—43mm。触角雌蛾丝状.雄蛾羽毛状。黄褐色。前翅各横线多不明显,肾状纹、环状纹、楔状纹清晰,各具黑褐色边中央暗褐色,翅外缘亦为暗褐色。肾状纹外无任何斑纹。后翅灰白色,外缘淡褐色。 黄地老虎雌成虫 黄地老虎雄成虫 2.卵 半球形,直径约0.5mm, 卵壳表面有纵脊纹16—20条。 3.幼虫 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37—47mm。黄褐色,有光泽.体表多皱纹,颗粒不显著。头部唇基三角形底边略大于斜边。腹部各节背面有4 个毛片,大小相似。臀板中央有1黄色纵纹,将臀板划分为2块黄褐色大斑。 4.蛹 体长15—20mm。第4腹节背面中央有稀小不明显的刻点。第5—7节刻点小而多,背面和侧面的刻点大小相似。腹末具臀棘1对。 黄地老虎卵 黄地老虎卵 黄地老虎幼虫 二、生活史和习性 生活史: 小地老虎在南岭以南地区可终年繁殖为害,南岭以北,在北纬33度以南地区,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在北纬33度左右以北地区,尚未查到越冬虫源。在江苏调查,有些地区查到少量老龄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有个别成虫在草堆、屋草中越冬。在四川,成虫、幼虫和蛹都有越冬。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习性: 成虫: 1)成虫白天潜伏于土缝中、杂草间、屋檐下或其他隐蔽处,夜出活动,取食、交配。黄昏至夜间12时和黎明前后活动最盛。气温在4℃以下不活动,4—8℃能爬行,10℃以上能飞翔。在温暖、无风、湿度较大的黑夜易活跃。 2)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喜吸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对发酵而带有酸甜物质和枯萎的扬树枝把具有很强的趋性,这种趋性可用作测报和防治。 3)成虫对普遍灯光趋性不强,但对黑光灯趋性强。 幼虫:有假死性,在3龄后有自残性。当食料不足时迁移为害。 地老虎各龄期的习性不同: 1—2龄幼虫白天和夜间均在地面以上生活,大多集中于植物心叶和嫩叶上,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天窗状。 3龄后白天躲在表土层下,夜间活动为害,造成豆粒大小的洞孔或叶缘造成缺刻。 4龄以后为害时咬断幼苗嫩茎。 5—6龄幼虫食量剧增,每头一夜可咬断幼苗0一5株。 幼虫在3龄前对药剂很敏感,4龄后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在防治时掌握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才有好的效果。 第三节 发生与防治 蝼蛄、蛴螬、金针虫类 一、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土壤温湿度 温度:土壤的温度能影响金针虫、蛴螬、蝼蛄在土中的垂直移动和为害时期。一般来说,当10厘米处土温达3—6℃时,幼虫和成虫开始活动;土温在12—20℃时处于为害盛期,夏季土温超过22℃以上向土壤下层移动,越夏;秋末冬初土温8℃以下时又开始下移准备越冬。 湿度:各种地下害虫对土壤湿度的要求有差异。一般来说: 蝼蛄类、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等适于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条件下生活,当土壤合水且15—20%时为害最严重。 沟金针虫、棕色鳃金龟和黑皱鳃金龟较耐干旱,土壤含水量在13%以上即适于为害。 (二)与地势、土质的关系 地形、地势、土壤粒子大小、团粒结构、含盐量、有机质等与三类地下害虫发生的密度有很大的关系。蝼蛄在沿河含盐碱低洼的粉砂土中密度最大。大多蛴螬和细胸金针虫在含有机质多的淤泥地为害严重。沟金针虫、棕色鳃金龟、黑皱鳃金龟等在高燥含有机质少的粉砂壤土虫口密度大。 (三)与植被、饲料的关系 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三类地下害虫均喜食的植物,因而小麦、玉米、高梁受害普遍严重。大黑鳃金龟还喜食大豆、花生,但金针虫、蝼蛄和有些蛴螬并不喜食,也不喜食棉花、油菜、芝麻、辣椒等,因此前茬种植的作物种类与地下害虫发生且有密切的关系。 (四)与耕作条件的关系 深翻土、精耕细作地块的地下害虫一般发生为害较轻。耕作对地下害虫不仅有直接的机械杀伤作用,而且夏翻或冬翻可将休眠的虫态翻至土表,提供鸟兽啄食和曝晒或冻死。 防治指标 轻发生: 蛴螬1头/平方米以内,蝼蛄0.3头/平方米以内,金针虫3头/平方米以内,作物受害率不超过5%。 中等发生: 蛴螬1—3头/平方米,蝼蛄0.3一o.5头/平方米,金针虫3一5头/平方米,作物受害率5—10%。 严重发生: 蛴螬3头/平方米以上,蝼蛄0.5头/平方米以上,金针虫6头/平方米以上,作物受害率10%以上。 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深翻土壤,精耕细作,可压低虫口15—30%。 2.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调整茬口,进行轮作,有条件最好实行稻麦轮作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