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约翰监狱史论文修改.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约翰监狱史论文修改.doc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Correctional Police 研究生论文 题 目:关于西周治狱思想的启示 院 系:研究生部 专 业:法律(非法学) 学生姓名:宋约翰 学 号:1190320131201008 指导教师:杨习梅 关于西周治狱思想的启示 摘要: 西周时期的治狱思想是以“以德配天”的天命观为基础而提出来的—— “明德慎罚”为中心,并辅之以“宗法礼治”、“幽闭苦役”。其给西周狱制带来了巨大变革并影响后世,对当代中国狱制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治狱思想;狱制变革;借鉴意义; 西周治狱思想的虽然源于古老的奴隶制社会,但其所迸发出的先进的治狱理念却使后世多个王朝都纷纷效仿,其狱制形态绝对可以称之为古代狱制的典范,对于正处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中国来说,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周治狱思想的根源与内容 (一)西周治狱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德配天” “以德配天”是西周初期的一种伦理观点,是周公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观点认为应该统治者顺应天命,“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只是夏和殷的后王“大淫图天之命”“逸其逸,图厥政,不蠲烝”(政治黑暗,骄奢淫逸,祭品不清洁),上天才降给他们大祸,令其国家灭亡。总之,上天不会把大命交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只喜欢和支持那些有道德的人,让其取天下。西周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教训,因此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新天命观,“天”即天道,而“德”在西周法制的最好体现就为《周礼》,强调朝廷统治要施以“德政”,以此来顺应“天道”。如像夏商两朝“逆天而行,倒行逆施”就会遭到“天谴”。此种法律观念不禁让我联想起自然主义法哲学家有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法应分为神法与人法,神法即永恒正义,人法即人定法,其同样强调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神法,否则就会遭受到神的惩罚。两者观念出人意料的一致性,使人不禁赞叹在我国西周时期竟萌发出了如此先进的自然主义法学派思想。 (二)西周治狱思想的主要内容 西周治狱思想正是以“以德配天”为基础而提出来的—— “明德慎罚”为中心,并辅之以“宗法礼治”、“幽闭苦役”。 1.明德慎罚。“明德慎罚”思想的核心就是重教化,甚用刑。它包括:第一,刑罚要适中,慎重决断,不可草率行刑。第二,尊重事实,以证据定罪。第三,缩小株连范围。第四,注重教化。所谓明德,就是用“德”的教化思想来约束和控制社会中的人。所谓慎罚,就是要刑罚适中,谨罚慎刑。不过,“明德”与“慎罚”虽然一起使用,但两者并非同等重要。“明德”是核心关键,“慎罚”是辅助手段以德化人,教而后刑。”原则,即尊其所尊,凡居高位者都是尊者,居其下者应尊其上。奴隶和平民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臣民必须服从天子,不许违抗,其道德规范是“忠”。 3.刑罚中的“礼治”。西周时期刑罚制度的另一大特征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源于“宗法礼治”的治狱思想,“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因身份地位卑贱,其日常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礼行事,但不可违抗礼的基本原则;所谓“刑不上大夫”即奴隶主贵族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免刑罚,西周的赎刑就是为贵族避罪而量身定做的。在后世的刑罚体系中多次出现类似贵族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法令。如:在《曹魏律》中制定的“八议”制度,即对八种权贵人物,在他们犯罪以后在审判上给予特殊照顾,所谓“大者必议,小者必赦”。“八议”正是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之说,是“刑不上大夫”这一原则的发展,使贵族享有特权,凌驾于一般法律之上。还有,在《陈律》中的制定的“官当”之制,即以犯罪人所处的官职来折抵他的刑期,这就进一步的扩大了贵族官僚们的特权。 (二)狱政管理制度中的变革 监狱职能在西周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幽闭苦役”思想的影响下,监狱不仅成为了惩罚苦役的场所,而且是教化罪犯“幽闭思愆”之地。 1.嘉石之制。在嘉石制度中,令受刑者佩戴刑具坐在嘉石之上忏悔其罪,而后罚作劳役,即将受刑者通过公开示众的方式进行处罚,以儆效尤。这一制度甚至模糊的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中的刑罚目的——预防犯罪。它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在一般预防中,对受刑者公开施刑,使周围群众引以为戒,看之而避罪。在特殊预防中,使受刑人当众悔过,痛改前非,避免重新犯罪。 2.圜土制度。在圜土制度中,对不良游民进行拘禁教化,不仅使其服劳役,并要书其罪与背,使其感到耻辱。在刑罚后如能改过自新,就可释放返乡,但三年内看作为“过错人”不与平民等同。但刑罚后如仍不悔改并逃出圜土者要惩以死刑。这说明在西周监狱管理中已经建立起了通过劳役与感化对罪犯进行改造的制度,这在狱政管理中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并且影响深远。它是现代刑罚体系中假释制度的雏形,即通过对罚后,观察其是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