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东方化”、中国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docVIP

“自我东方化”、中国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东方化”、中国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doc

“自我东方化”、中国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   摘 要: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自我东方化”的内涵以及对中国人自我文化认同产生的影响。在选择中华文化的文化符号时,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体现民族性、代表性,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文化符号内涵的解析与深层挖掘符号的意义。如何将文化“有形化”,从日本动漫和《功夫熊猫》等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自我东方化;文化符号;有形文化;孔子学院   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在《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中认为“欧美人眼中的亚洲如何融入亚洲人的自我形象之中,这最终是与‘西方’思想本身的影响分不开的”,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需要对亚洲“传统”的观念详加审视,这种传统是亚洲人与欧洲人接触的产物而非先决条件,是“发明出来的传统”。“自我东方化”(self-orientalization)的概念源自于“东方化”,殖民主义理论学家爱德华?W?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把东方变成“想象的地域”,认为亚洲是战败的,遥远的,存在于欧洲的注视之中,无法表述自己而需要被他人表述。欧洲“东方化东方”最终影响了亚洲对于自我传统的选择,并且通过西方的青睐强化了这种对所选择传统的认同。   “自我东方化”的过程在林语堂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积贫积弱制约着知识分子的文化取向,“语丝”时期的林语堂极力提倡欧化,激烈批判国民劣根性,他的主张与梁启超“新民说”、 陈独秀“新青年”等一样,背后是对传统的自卑。可是一旦面对外国人,这种自卑心理便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1936年出国以后,林语堂在一系列英文著作中大谈中国传统,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哲人。曾经强烈反对的“中庸”思想,在西方人面前也得多多美化。主张“欧化”的林语堂在西方人面前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捍卫者与宣扬者,这也许是在中西强弱对比的落差中产生的自卑与自恋的两位一体。我们认为,在其身上体现出来这种后期对传统的强烈认同,其实是西方强势话语凌驾于中国弱势话语的情况下中国弱势话语的反弹之体现。   当前,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海外的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受到德国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的启发,在国家外汇储备超丰厚的大背景下,以语言文化为依托,向海外输出软实力,展开民间外交工作,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国家形象(张宽,2013)。但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隐忧,在文化符号的选择中存在自我矮化等实际问题。张宽教授指出,孔子学院的活动在不自觉中有可能适应并强化了后殖民批评所说的“东方主义”模式,“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只是折射了西方特定时期的社会能量,西方有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就会产生出、制造出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张宽教授在国外所见某孔子学院为当地中小学制作的“中国文化百宝箱”,从罗盘、中国结、团扇到陀螺,包含的几乎全是“自我异国情调化,自我东方化”的物件。孔子学院在海外打造的中国形象,往往较少表现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一些对外汉语教材也千篇一律钻入“洋男华女”的模式,生产并强化着殖民话语所认定的东西方权利性别关系。   一、文化符号与传播   文化符号的选择需要符合五点要求:(1)体现民族特色;(2)具有一定代表性;(3)具有影响力;(4)体现民族精神;(5)注重对文化符号意义内涵的解析。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二大文化国家以及这十二个国家的二十个形象符号,其中中国的文化符号为汉语、北京故宫、长城、孔子、道教、丝绸、针灸、瓷器等;美国的文化符号为华尔街、百老汇、好莱坞、硅谷、哈佛大学等;中;日本的文化符号为菊与刀、武士道、樱花、索尼、新干线文化等;法国的文化符号为法语、埃菲尔铁塔、卢浮宫、路易威登、启蒙主义、香奈儿等。对比这些文化符号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化符号几乎都是古代中国所取得的艺术文化成就;而美国的现代科技、金融、影视,法国的建筑、品牌、思想,日本的文化、技术、民族精神都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文化。从中我们应该反思,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与中国传达出的国家形象可以说是镜像的关系,肩负文化传播重任的孔院如何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的确值得多加揣摩。如果我们说“洋男华女”的模式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无可厚非,那在体现国家意志与意识形态的汉语教材中出现性别模式的固见,将对国家文化形象造成损害。20世纪初期,西方人规划的世界秩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同时向非西方世界推进,加入现代化进程的亚洲国家,在被迫接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秩序后,也在文化上主动接受了西方现代的世界观念秩序;21世纪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拥有了政治、经济话语权,在文化上也应该开始自我批判与改造,增加国家现代性的自我认同感,而不是认同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