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第七节 戊戌变法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七节 戊戌变法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七节 戊戌变法
●教学重点
1. 戊戌变法的背景。
2.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 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教学难点
1.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实质。
2. 如何正确评价戊戌变法?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不同的阶级在救国救民道路上都做过尝试,地主阶级中的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但均遭失败,农民阶级也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革命的重任落在了资产阶级的肩上,他们也试图通过改良的方法来寻求出路,由此进行了戊戌变法。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关于戊戌变法的背景教材第一子目进行了分析,同学们可从思想条件方面来加以总结。戊戌变法的背景有:
社会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战后,中国的大好河山被帝国主义列强分割成一块块势力范围,绵长的海岸线竟无一处可作为自己的军港,这说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也是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角度分析,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同时清政府也适当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既受利润的吸引,又痛感民族危机的深重和国家力量的贫弱,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这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早期的维新思想可作为戊戌变法的思想条件。在这次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是其中的代表。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维新思想从产生到发展,最后形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一批有识之士逐步觉察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然涉及到其他领域,于是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1. 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人物
内容 王韬 郑观应 经济思想 振兴工商业 爱国思想 以“商战”反对侵略 教育思想 提倡西学 政治思想 实行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家都出身洋务官僚并与洋务派上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并没有摆脱洋务思想的束缚,但他们又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靠吸取西洋的制炮造船,绝不能达到富强的目的。因此他们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虽然他们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的维新思想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2. 康、梁的维新思想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志士仁人从封建士大夫的营垒中分化出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方法,从而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
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做了哪些活动?他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一是十分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招徒讲学,培养立志变法的新人。二是重视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他所作的理论著作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代表。他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这个特点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向西方学习,主张变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他的思想还不可能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康有为是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而梁启超则是维新思想的宣传者,梁启超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更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在《变法通议》论文中的一段话“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认为中国只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变法图强才是惟一的出路。他笔锋犀利,饱含激情,又通俗新颖,深刻打动了大批知识分子,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3.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成立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康、梁组织在北京应试的举人,向光绪帝上书,被叫作“公车上书”,它表明维新变法运动已由一股社会思潮变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他们所建立的强学会,是一个传播维新思想、积蓄维新力量的阵地,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维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地理(上)第一次月考 地理.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第一次月考 政治==b卷.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b).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a卷).doc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b卷).doc
- 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doc
- 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doc
- 重庆市37中201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7月测试.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