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剧和汤显祖《牡丹亭》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的戏剧 第一节 明代杂剧 一、明初杂剧 明初期杂剧(1368——1487),紧承元剧余势,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后即渐趋萧条。 1、王子一、刘东生、谷子敬、贾仲明等16人 2、朱权的杂剧与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 3、朱有燉的《诚斋乐府》 二、明中叶杂剧 明中期杂剧(1487——1572),作家作品均不多,但在内容及体制上表现出新的变化。 1、王九思《杜甫游春》 2、康海《中山狼》 3、冯惟敏《僧尼共犯》 4、徐渭的《四声猿》与《歌代啸》 三、明后期杂剧 明后期杂剧(1572——1644),不乏警世之作,杂剧南曲化也蔚为风尚,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创作,写南杂剧的有徐复祚(《一文钱》)、陈与郊(《昭君出塞》)等;写北杂剧的有孟称舜(《桃花人面》)、王衡(《郁轮袍》)等;南北曲兼写的有叶宪祖(《易水寒》)等。 第二节 明代传奇 “传奇三变”: ①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也有传奇一类。 ②元末明初,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③明清以来,指称除杂剧以外以南曲为主谱成的明清中长篇戏剧。 “明代的传奇,实际上就是南戏的改称”。(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一、明初传奇 明前期传奇创作极为萧条。统治者极力宣扬《琵琶记》中“有关风化”的创作原则,于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充斥剧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邱濬jùn的《五伦全备忠孝记》和邵璨的《香囊记》。除极力宣扬封建礼教之外,《香囊记》还开了明代传奇语言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的先河,对后代戏曲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以至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将其称之为“南戏之厄”。 二、明中叶传奇 中期的传奇创作已开始从理学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产生了著名的“明中期三大传奇”,即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这是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 三、明后期传奇 明代后期,是传奇创作兴盛繁荣的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大批剧作家与作品涌现;二是戏曲创作流派的正式形成和相互竞争(沈璟为代表的“临川派”和汤显祖为代表的“吴江派”);三是产生了伟大的戏曲作家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即汤显祖及其剧作《牡丹亭》。 何为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白话为主。后来北曲发展成为京剧,南曲流传至今。目前,推着推广普通话的号召,昆曲的发音正在向普通话逐渐靠拢。 汤显祖 与 《牡丹亭》 —、汤显祖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 杰出的戏剧大师。 哲学思想:汤显祖受王学左派(如李贽、罗汝芳、达观禅师等)的影响,反对维护封建礼教的程朱理学,崇尚真性情,用“情”对抗道学家的“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 政治思想:他支持代表中小地主和工商业主利益的东林党人。 文艺思想: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提倡抒写性灵,不拘 格套。晚年因政治失意和爱子夭折,崇尚佛道,消极的出世 思想有所滋长。 “临川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的合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 二、《牡丹亭》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全 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 出。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与《西厢记》齐名。“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取材于明人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 2.《牡丹亭》片段分析 《闺塾》赏析 《闺塾》,又名《春香闹学》,是《牡丹亭》的第七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的前半出,它们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在《闺塾》中,《诗经》中的爱情诗,引起了杜丽娘的爱情萌动;她从侍女春香那里知道家中有一处大花园,十分向往去那里游玩;在《游园》中,杜丽娘由春香陪伴,走出深闺,来到后花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新天地。她惊叹于大好春光,痛惜自己的青春埋没在闺阁之中,向往美好的爱情,表达了她的自我觉醒。 《惊梦》赏析 “惊梦”这一出戏通过长期幽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美好春色的观赏,以及对春光短暂的感叹,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青春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误的不满。反映了在宋明理学等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闷,揭露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摧残和造成的不幸,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   3.《牡丹亭》的思想性 《牡丹亭》是继《西厢记》后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