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M2.5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doc
PM2.5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摘 要】 随着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和雾霾的日益频繁,提高对空气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认识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简述了PM2.5的定义、危害和来源等基础知识,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PM2.5 污染颗粒 1 PM2.5的定义 环境气象学中,可以按照颗粒物的粒径进行分类,小于100μm的称为总悬浮物颗粒,即TSP;小于10μ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小于2.5μm的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即PM2.5。PM2.5的标准,是1997年在美国被首次发布的,最初制定该项标准并对PM2.5进行控制的目的是更准确的度量危害人类的微小颗粒,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之前的环境控制指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PM2.5的数值已成为现代社会中衡量大气环境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 2 PM2.5的危害 地球的空气组成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并不高,但它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却十分严重。PM2.5由于颗粒直径小,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相比,它能传送到更远的位置并且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人体本身对于PM2.5没有任何的阻挡和滤过能力,因而人类健康受着PM2.5相当严重的侵害。这些颗粒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支气管,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譬如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等。 3 PM2.5的来源 PM2.5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细小的可溶性气体和固体。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等,它们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细小的微粒。这些细小微粒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又是导致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是PM2.5主要的来源,尤其是春季和初冬,气温普遍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净化能力大大减弱,水体由于表面冻结,因此自净能力也减弱了。同时我国北方普遍采取火力取暖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这就给环境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4 PM2.5的防控措施 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协力推进,需明确各方职责。 首先,应该确立更为完善的空气保护机制,健全大气监测体系,加强监督与控制。不断推广区域间的组织协作,建立联控预报体制,完善环境污染的应急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其次,积极推广各个领域开发使用清洁型新能源,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工厂等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或是厂址迁移等措施。改变能源构成,选用新型燃料,并同时注重对太阳能、地热、氢燃料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发展新能源的汽车,推广使用新型的清洁代用燃料。建议国家不仅加大力度研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也应对新型的燃料提高关注度。可先从行驶里程长、排放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做起,对使用代用燃料汽车者在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然后,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应该落实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应佩戴专用的口罩,防尘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2)注意个人卫生。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3)科学生活、饮食清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确保饮食清淡。 5 结语 PM2.5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对PM2.5的治理工作中应注意,首先要保证群众有广泛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切实的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个人及其社会的影响,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将保护环境做到实处,各项政策及措施才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其次政府以身作则,不仅要联系群众,更应起到方向引导,后期支持等等角色,联系群众共同努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建议国家将对PM2.5的治理力度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相信会对PM2.5的指数有一定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室内空气PM2.5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2003,15(5):30-33. [2]戴海夏,宋伟民.大气PM2.5的健康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12(5):13-15. [3]赵珂,曹军骥,文湘闽.西安市大气Pm2.5污染与城区居民死亡率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4):257-262. [4]汪安璞.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J].环境化学,1999,18(1):10-15. [5]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等.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化学组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12):1605-1608. [6]陈仁杰,陈兵横,阚海东.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