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第29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第29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第29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优化方案】201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第29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与中国维新思想的比较。二者都是借助传统思想来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A.依法治国 B.维护专制 C.主权平等 D.公平贸易 解析:选C。郑观应、王韬属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家,伴随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而出现,其主张为“君主立宪”与“商战”。 由题干中“各国之权利……而他人不可侵夺”可知对应的主张应是主权平等,故C项正确。 3. 2013·马鞍山模拟 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以工商立国。以下对早期维新派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洋务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异,是洋务思潮的延续  ②早期维新派对“中体西用”学说的具体运用 ③戊戌维新思潮的前奏,是一种过渡性社会思潮 ④维新派对此社会思潮进行了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办洋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进而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就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戊戌变法中得以实践。③④正确,故选B。 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B.启蒙了国民觉悟 C.反对民主革命 D.主张救亡图存 解析:选B。梁启超重点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政府不获得“正式成立”,即可视为“国家之蟊贼”,国家不等同于朝廷。这在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们重新审视国民与国家、国家与政府、政府与国民等的关系,在臣民向国民转变的思想启蒙中,起了重要作用。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陈独秀认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表明陈独秀 A.主张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思想 B.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C.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D.已找到拯救国家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解析:选A。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蒙昧时代”“科学与人权”,这表明陈独秀主张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思想。“领袖”一般是指某项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某较大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而材料仅说明了陈独秀的目的和主张,故排除B;“中国落后的根源”应从经济层面而非意识形态层面分析,故排除C;“拯救国家的科学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排除D。 6. 2013·石家庄模拟 对下图所示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红色中华 刘大白 民国7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A.“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潮流 B.“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 C.“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卷到远东”主要是由于一战的影响 解析:选A。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红色中华”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刘大白所指的新潮在1918年的中国指的是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故选A。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 1901年 材料2:吾侪 同辈 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 1905年 材料3: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