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
“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讲解词(简稿) 梅园 1946年三校北返之际,由梅贻琦先生捐资五百万法币而建,取名为梅园。一因其姓氏,二为“永铭联大之精神,长留先生之德馨”。2003年学校对梅园进行修葺,并邀学校历史系教授朱端强先生撰写《梅园记》以资纪念。 师林铜雕 师林铜雕再现了当年联大师生学习的场景,铜雕两旁分别放有两块石碑,一块刻有西南联大教授名录,另一块石碑刻有我校刘文孝教授撰写的《师林记》。 三校纪念亭 建于1988年,分别为北京大学纪念亭、清华大学纪念亭和南开大学纪念亭。2003年学校为纪念三校建亭之事,邀中文系教授蔡正非先生撰写了《三校亭记》,又邀书法家程地超先生篆额。 民主草坪 民主草坪的历史源于联大师生经常于此演讲聚会,著名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的开端“11·25”反内战时事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在民主草坪上修建了闻一多塑像。民主草坪一边的《民主草坪记》由吴宝璋、刘文孝两位教授撰写。 3.联大校门 2004年按原校门比例恢复而成的文物景观。原址在现学校正大门向前推进八米处。 三常委铜像 联大三常委: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联大没有专门的校长,由三常委共管校务。 “茅草顶宿舍”(校舍文物景观) 联大茅草顶宿舍复原文物景观,匾额上书“绝徼移栽桢干质”。“绝徼”为荒僻的边土,“桢干质”为大树良材,寓意将优秀人才转移到大后方,积蓄中国教育文化力量。又喻联大战时“文化长存 弦歌不辍”文化历史使命。 中轴浮雕景观 以“一二·一”运动的经过和西南联大办学历程为主题而创作的十四幅石浮雕。 联大旧教室 土坯墙,铁皮顶,西南联大艰苦办学的历史实物见证。内有联大师生使用的桌椅两用的椅子,被称为“火腿椅”。旧教室后挂有联大校徽,由大三角中套有三个小三角组成,寓意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诚挚的团结与合作。 石雕火炬柱 高3.5米,象征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纪念馆简介 1982年成立“一二·一”运动陈列室,1985年更名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成为昆明市唯一一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建馆至今共计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90余万人次,其中90%为大、中、小学学生,纪念馆已成为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和阵地。 四烈士墓 安葬着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及闻一多先生的衣冠冢。是“一二·一”运动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三个里程碑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最直接的实物见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革命烈士纪念碑 立于1995年,基座上刻有27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名录。 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 为纪念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而立,背面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题的“教学相长”四个篆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立于1946年5月4日。由联大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先生篆额,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文学系主任罗庸先生书丹。集历史、书法、文学于一体,被称为现代三绝碑。碑文详细记述了西南联大组建原由,南迁经过,九年办学历程及业绩和中国历史上四次南渡的概况,高度赞颂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李公朴先生衣冠冢 1980年因“李闻惨案”的特殊历史关系从昆明西山迁至纪念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展览馆 ⑴ 序厅 校歌主题壁画 由罗庸作词,张青常谱曲,歌词采用满江红的词牌名填写而成,歌词蕴含有联大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歌也是我校的校歌,一直为我们云南师大的师生们所传唱 三角锥体灯箱 由北大、南开、清华三校校旗组成,下面为老昆明城区图,寓意三校落脚昆明合组联大。上面为七彩光导纤维制成的满天繁星,寓意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像满天的星星一样众多而耀眼。 ⑵ 前身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各放异彩,殊途同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 ⑶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正式上课,11月1日成为长沙临大,后来的西南联大及我们今天云南师大的校庆日 ⑷ 临大迁滇 1938年2月分三路入滇。湘黔滇步行团徒步三千五百华里,历时两个月之久,被喻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⑸ 西南联大在云南 校门、校歌、校旗、校训、校徽、关防、三常委、两会三处 艰苦生活 (租借校舍、简陋新校舍茅草宿舍、铁皮教室、担心日军轰炸、茶馆文化、教授在农村居住、学生兼职) ⑹ 联大院系设置 抵昆之初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后增设师范学院,联大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实行通才教育、学分制与选修制、严格招生与考试制度,培养人才。 ⑺ 贡献 服务抗战服务社会,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