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出现的出血热,其首个病例出现在中国农村地区。SFTS的病原体为SFTS病毒(SFTSV),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自2010年首次报道以来,中国已有11个省份发现大约2500例该病病例,平均死亡率为7.3%。 2012年日本和韩国也曾有此病报道。Heartland病毒,美国从2例患者体内分离出的基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极为相近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 SFTS不仅是中国公众健康的巨大威胁,也给全世界其他地方带来了巨大的威胁。SFTS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重组和在蜱媒介及脊椎动物宿主内进行同源性重组而快速进化。目前尚无针对SFTS的特异性治疗,而预防SFTS病毒感染和传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被蜱虫叮咬。 2014年5月16日,Lancet infect disease在线发表了中国的Quan Liu博士等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综述。该综述旨在提供新出现的蜱传播病毒的分子学特征及生态学相关信息,并对SFTS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介绍。现将全文编译如下。 一、概述 2007年5月,中国河南省信阳市有3例伴有高热、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转氨酶升高的患者被当地一所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其中一例患者的亲属向河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上报了此疾病。 河南省CDC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此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和蛋白尿。 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河南省CDC排除了胃肠道疾病的可能,并开始查找相似案例,结果发现2007年河南共出现79例该病病例,其中10例死亡(死亡率12.7%)。 当时河南省出现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暴发,河南省附近的安徽省也出现了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这些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因此,立克次体疾病(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恙虫病)和由查菲埃立克体引起的人单核细胞埃里克体病被认为是此次河南疾病暴发的可能原因。 然而,在206例可疑病例中仅有6例(3%)最后确诊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并且2007年后的3年内均未分离出病原体。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和辽宁也有SFTS的病例报道。 2010年,一种被称为SFTS病毒或布尼亚病毒的新型病毒从SFTS患者身上分离出来。此病毒被认为是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相关致命性疾病的病原体。 2012年日本和韩国也曾有此病报道。美国密苏苏里州也有报道称他们从两名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的患者上分离出另一种白蛉病毒,Heartland病毒。Heartland病毒与SFTS病毒在基因上密切相关。此病溯源至美国2009年,日本、韩国2012年夏天,但是没证据证明这些患者曾到中国旅游。 这些病毒可能有不同的起源,但是它们可引起相似的或甚至一样的症状和临床预后。新出现的SFTS病毒的确起源于50-150年前的中国。也许这个病原体也曾在日本和韩国长时间出现过,Heartland病毒也在美国出现过。 在本综述中,作者讨论了SFTS病毒的分子学特征及生态学信息,并描述了SFTS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 二、病原体 1、分类 SFTS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在RNA病毒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包括超过350种病毒,可分成以下5个属:布尼亚病毒属、汉坦病毒属、内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和番茄斑萎病毒属。除了汉坦病毒属是由啮齿类动物传播外,其它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均由节肢动物媒介传播。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可感染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该科的许多病毒可引起人类发热性感染,包括脑炎及出血热。由于布尼亚病毒在人类宿主及地域分布上的发病率增加,其被认为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的新发病原体。 白蛉病毒属病毒包含有大约70种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分成白蛉热病毒组和乌库尼米病毒组两组。白蛉热组病毒通过白蛉或蚊子传播,乌库尼米组病毒通过蜱传播。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SFTS病毒应该归类至白蛉病毒属,但是它不同于白蛉病毒属内其他两组已知的病毒,所以它可能是白蛉病毒属内的第三组病毒。 虽然SFTS病毒和Heartland病毒与乌库尼米病毒组其他成员的序列相似性有限,但是它们仍被归类至乌库尼米病毒组,因为他们在M片段缺乏非结构小蛋白,但是它们有特定的血清学特征并且均以蜱作为常见的节肢动物传播媒介。 Matsuno及其同事已经辨别出白蛉病毒属内一组新的病毒—Bhanja组病毒,其包括Bhanja,Forecariah和Palma病毒。相对于乌库尼米病毒组,SFTS病毒和Heartland病毒与Bhanja病毒组的关联更密切。 2、基因及结构 SFT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80-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