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春和 校对人:张宏瑞 2014.7.20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是我们常引以为豪的。但诸多眼前的情景,又常常扫了人们生于“礼仪之邦”的豪兴,举凡需顺序办成而又没有强力维持的事情,参与者总会一窝蜂地乱起来。这样的场合里,别说寻不见礼仪的影子,相反倒可看到流寇式哄抢的样子。这几年出洋观光的人多起来,但观过洋光的人,非但未见那里的“腐败透顶”,还大赞人家的文明礼貌,于是愈加叹息我们这礼仪之邦里的无“礼”了。 初时我也是忧心地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时常想念着“如礼如仪”的古旧时光的倒转。大凡心智正常的人,有谁不希望生活于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时代呢?于是常盯着那“礼仪之邦”做着美梦,盯得久了,却发觉先前对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只是误解。 自汉武始,我们就是唯儒独尊了,所以自那时便奉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自然是儒家的礼,也就是礼仪之邦里的礼。对这礼,至圣先师说“吾从周”,也就是说儒礼乃周礼。周朝确是重礼的,那是治国方略,“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可等我们看一看周礼,知道那“礼”只是对君臣、父子、长幼、亲疏、贵贱之间界限的严格规定,里面尽是怎样祭天祭祖,君臣之间该怎样叩拜,官官之间该怎样说话,还有婚丧嫁娶该是怎样程序之类,这末后的一项至今我们仍在实行着。 受独尊的儒礼是极严格的,比如君臣之间的会见,必是三叩九拜,口呼万岁才行,否则即是犯上欺君,要将脑袋砍去。再如皇上衣服,即便那是最时髦的装束,别人也不可去追穿,不然也要砍头。至于官官之间怎样应酬接待,也有不能僭越的礼仪。现在皇帝和大臣的戏正在流行,要想知道礼仪之邦里的礼仪,不妨挑选点严肃的看一看。 最初的儒礼是没有百姓的份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是专用于庶人的,而礼则是专由贵族官家来实行的。当然,后来儒礼(自宋朝始)也下了庶人了,至明清更得普及,其因在科举取仕,读书人多了,又必读儒书。但下了庶人的礼也只在读书人中流行。后来儒礼也有增加,但添加的仍不是现在的文明礼貌,而是限制女人的礼,贞节牌坊便是证明。 这便是礼仪之邦里的礼仪,而且被独尊了二千余年,结果呢,是儿子见了老子唯唯诺诺,“儿子的话在没说之前便已错了”,百姓见了官员则是战战兢兢,小官见了大官是小心翼翼,精心侍候,百官见了皇上则更是如履薄冰,唯恐言行违礼而掉了脑袋,女人则是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差不多就是古时“礼仪之邦”的全貌,而这样的礼仪又何曾完全地消失过呢?只是这并非人们呼唤的现代文明礼貌罢了。 所以,在呼吁“礼仪”的今天,决不能搞“礼仪之邦”的恢复,人心的向古,应是建设新礼仪。 1. 下列关于“礼仪之邦”里的“礼”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从当今中国来看,“礼仪之邦”中“礼”在我们眼前的诸多情景中荡然无存,如那些需要顺序办成而又没有强力维持的事情,参与者总是哄乱。 B.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的中国,人们生活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也就是今天人们所向往的“如礼如仪”时代。 C.“礼仪之邦”里的礼自然是儒家的礼,至圣先师所遵循的就是儒礼,儒礼在周朝是治国方略,“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D. “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已经被独尊了二千余年,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由此可以看出其对我们的影响之深。 1. B. (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有谁不希望生活于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时代呢?”“盯得久了,却发觉先前对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只是误解”说明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作者的想象,并非事实。)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随着出洋观光的人多起来,我们越来越发现国外的文明,越发凸显出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礼仪”的影子,显得无“礼”了。 B.周朝的礼只是对君臣、父子、长幼、亲疏、贵贱之间界限作了严格规定,其中的某些程序至今还在沿用。 C. 君臣之间的会见一定是三叩九拜、口呼万岁的,否则就犯了欺君之罪,由此可见受独尊的儒礼是极严格的。 D. 儒礼的适用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只限于贵族官家到后来的庶人,特别是明清时期,儒礼已经在百姓之间流行了。 2. D. (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但下了庶人的礼也只在读书人中流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一方面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实,一方面又怀念“如礼如仪”的古代,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