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单元测试.docVIP

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单元测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单元测试

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单元测试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2.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人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制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5.“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6.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传统思想,宣传民主思想 B.提倡儒家学说,重建公序良俗 C.提倡新的道德,批判复古主义 D.继承传统美德,扭转人心风俗 7.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8.“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9.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10.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文学革命 B、弘扬传统文化 C、提倡自由平等 D、否定西方文化 11.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科举考试内容也开始转向时务。但在1903年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 B教育改制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 C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 D废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12 A.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B.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C.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D.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3.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啧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